Skip to content
New issue

Have a question about this project? Sign up for a free GitHub account to open an issue and contact its maintainers and the community.

By clicking “Sign up for GitHub”, you agree to our terms of service and privacy statement. We’ll occasionally send you account related emails.

Already on GitHub?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Commit ROA 0x2b, VOL.43 © MMXXIV #281

Merged
merged 19 commits into from
Aug 25, 2024
Merged
Show file tree
Hide file tree
Changes from 17 commits
Commits
File filter

Filter by extension

Filter by extension

Conversations
Failed to load comments.
Loading
Jump to
Jump to file
Failed to load files.
Loading
Diff view
Diff view
71 changes: 71 additions & 0 deletions _collections/_columns/2024-04-27-what-is-the-unity-of-opposites.md
Original file line number Diff line number Diff line change
@@ -0,0 +1,71 @@
---
layout: post
title : "什么是对立统一"
author: "番茄米线"
date : 2024-04-27 12:00:00 +0800
image : https://i.imgur.com/Hhj4ydf.png
#image_caption: ""
description: ""
---

我喜欢种花。我家里有很多植物。但是几个月前,我的一株兰花死了,因为我忘记给它浇水了。但是我怎么知道它已经死了呢?我意识到有很多迹象表明它:它的叶子变得干枯和黄色,我可以看出它已经不再活着了。

<!--more-->

所以你可以看到,“死亡”和“不再活着”是一样的。生与死互相赋予了意义。如果没有死亡,那么你就无法分辨什么是生的;这意味着死亡和生其实是同一件事情,生命的两个部分,就像硬币的两面一样。

要识别对立面的统一,我们只需要找到一个说:“如果不是a,那么就是b”的东西。例如,如果不是富有,那么就是贫穷;如果不是大,那么就是小;如果不是黑暗,那么就是明亮;如果不是好的,那么就是坏的……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分析世界上的许多现象,就像用手术刀切开事物的表面,直达本质。


### 社会科学中的应用

例如,我们可以分析贫困的本质。

许多精英主义观点认为贫困是因为他们懒惰,思维落后,教育水平低等等。这些观点显然把贫穷和富裕看作是两个不相关的个体;听起来好像如果每个人都勤奋聪明,世界上只会有富人。

我们通常认为百万富翁是富人。但是如果我们假设地球上所有资产不到一百万的人都死了,那么百万富翁还会是富人吗?不会的,他们将成为新的贫困人口。许多曾经由贫穷人做的工作,比如快递员、服务员、清洁工和收银员,将由百万富翁来做。如果百万富翁死了,那么这项工作将由千万富翁来做。

更具体地说,如果一个工厂老板在他的工厂里没有工人,那么他就必须自己操作机器。

事实上,贫穷和富裕互相定义和维持彼此;它们共同构成了资本主义结构。

由此可见,对立统一的本质:单方面消灭贫困是不可能的。换句话说,如果资本主义不改变,贫富差距将永远存在。

另一个应用是分析道德的本质。

在主流观念中,人们认为好人总是好的,坏人有坏的本性。

但是如果没有“坏人”,我们如何定义“好人”呢?

例如,遵守交通规则是“好的”,那么不遵守交通规则就是“坏的”。但是如果世界上每个人都遵守交通规则,那么你就不能说遵守交通规则是“好的”并且我们应该遵守交通规则;因为在那一刻你甚至不需要交通规则。

这就是为什么“遵守交通规则”和“不遵守交通规则”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如果一面消失了,硬币就不存在了。

就像如果所有坏人和坏行为都消失了,那么道德就不再存在,你就无法再定义它了。

这就是为什么道德在历史上一直在变化。一千年前,离婚是不道德的;但是现在,离婚已经变得普通了。一百年前,同性恋是不道德的,但现在不再是这样。

事实上,道德的本质是法律的延伸,是一本教人如何与他人合作的操作手册。

道德的内容基本上是“无私”(换句话说,是集体主义),这是保持社会存在的最佳方式。例如,如果一方出轨,那么夫妻关系很可能会终止。

但这也意味着人们在潜意识中不愿意遵守道德。就像集体主义存在正是因为“集体”并不真正是一个集体。如果团体的每个成员都是一个自然的利益共同体,那么就没有必要强调“我们是一个集体”。

因此,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也是对立统一。如果个人主义被消除,集体主义的存在就没有必要了。


### 自然科学中的应用

如果对立统一是一种普遍规律,那么它将不仅局限于社会科学范畴之内。

在自然科学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对立统一的存在。

例如,细胞膜将一个空间分割成细胞内部和外部;如果细胞膜不再存在,那么细胞也就不存在了。

在原子中,质子具有正电荷,电子具有负电荷;它们相互吸引形成了一个原子。如果其中之一消失了,那么原子也就不存在了。

这就是我们学习哲学的目的所在。哲学不仅仅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是一个可以应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工具。

<!--END-->
Original file line number Diff line number Diff line change
@@ -0,0 +1,71 @@
---
layout: post
title : "少数派里的阶级差异"
author: "陈纯"
date : 2024-04-29 12:00:00 +0800
image : https://i.imgur.com/DFPJ3PD.png
#image_caption: ""
description: ""
---

大批朋友转发维舟写自己失业的文章。我一开始是同情的,直到在《人物》里读到这段:

“我是上海人,没有房贷,到现在也不开车。家人的物质欲望也不强。两个孩子教育的费用不多,我们比较放养,没有一般人那么焦虑。另一点也在于我家里人都比较开明。”

<!--more-->

我突然明白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同情他,因为这个圈子的人,跟他是一个阶级的,太多了,对“没有房贷”、“上海本地人”这些都不太有概念。这些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的父母在上海有一定的家底,养老医保完全不用发愁,他每个月比跟他一样年龄的人少了至少一两万的房贷支出。再看回文章前面的,基本上对他的同情就烟消云散了:他在失业之前,每年到手几十万,大概已经持续多年,既然他和家人物质欲望不强,那一两百万的积蓄肯定是有的。我不知道自己有什么资格同情他。

我大概十年前就知道维舟,只记得他的一些观点,比如他曾经说韩乾是“威权自由主义者”。我对线上线下认识到的“少数派”也都是这样,只记得对方的各种观点,但唯独没有想过一点,那就是他们和我,可能根本就不是一个阶级的人。

我在《金钱之困》里写到,以前圈子里经常有人以为我家是开公司的。我就觉得奇怪,以我的打扮和消费水平,怎么样也不可能有这样的误会,现在我大概是明白了,因为“少数派”这个群体,中产背景是标配,富家的少爷小姐比比皆是,像我这样城市贫民家庭出身的,真的少之又少。

以前我也觉得什么样的阶级出身不重要,经历的事情一多,才意识到自己天真。我可能都忘了,自己当年没有选择出国读博,一个是我舍不得考雅思的那一千多块钱(读研时我的积蓄只有一千左右),另一个是我家人还指望我赶紧毕业帮补家里,出国读博耗时之长,他们无法接受,这都还没到准备申请的那一步呢。今天在微信群里看到一个转帖,一个留学生的妈妈说,让孩子上个帝国理工,至少花了五百万。我在自己工作以前,还没见过一万以上的钱呢。

实质上就是这样,我选择了读哲学的研究生和博士,从此在现实中和网上认识到许多跟我有共同志趣的朋友,出于尊重,也出于骄傲,从未打听过对方的家世,即便知道了,也很少会放在心上。回想起来,研究生室友的父亲至少是处级,我一个同门,父亲是曾经某一线城市的市长,隔壁宿舍的一位师兄,在我博一时请我们去他家几百平的豪宅吃饭。后来在人人网、学术界、媒体圈、行动者里认识的人,官二代、军二代、富二代简直遍地都是。

这个逻辑其实非常简单,只是我很少结合自己认识的人来思考这个问题:像哲学——或者其他人文社科——这样投入大回报少的领域,没有一定的家底,是很难走远的。扪心自问,如果我的家境是中产以上,我博士毕业时的第一选择难道不是进高校当老师吗?从我离开高校体制那一刻,我的学术生涯已经岌岌可危了。

对于我那些家境好的朋友,我并没有任何嫉妒,只是当我遇到一些家境又好,立场又特别激进的人,我才开始产生一些拧巴的感觉。当然我也不是觉得家境好而立场激进一定有什么问题,毕竟俄国十九世纪下半叶的革命者,有不少都是贵族出身,二十世纪中国革命里,大地主和大资产阶级出身的革命者也大有人在。不过我认识的一些,一方面从家里获取了大量的资源,另一方面又极力撇清和家里的关系。

这样做有什么问题呢?问题就在于,他的“同志”以为他和他们承担是一样的成本和风险,实质上并不是。像《她们的征途》这样的书,给少数派最大的警醒是:对于一个不是出身富裕家庭的男性,即便他为了正义身陷囹圄,他对于他的妻子、他的家人,依然是有亏欠的。这种亏欠的背后,就是所谓的“道德成本”。但一个家境优渥的人去投身变革,并没有那么高的道德成本,因为他的父母不需要他的赡养,甚至可以帮他照顾妻子儿女。中学第一次读林觉民的《与妻书》,觉得感人肺腑,但自从知道他是林徽因的叔叔,林家也是福建的名门望族,就觉得没那么感人了。

在这些激进主义者看来,家庭要么是父权制的基石,要么是资本主义的上层建筑,姿态上必然是弃若敝屣的。他们不仅自己做出要与家族划清界限的样子,而且也鼓励甚至胁迫其他人如此。我接触过的一个毛左社团,其中有一个被“驱逐”出来的成员告诉我,他被驱逐出来的原因,就是因为不服从“组织”安排,不愿意和家里决裂,而这个社团的领导者,是一个家里非富即贵的北大女高材生。

事实上,这位朋友不仅被驱逐出社团,而且还被下了类似“江湖追杀令”之类的东西,类似黑社会的“见镬打镬(见一次,打一次)”。这当然是“革命者”的阴暗面,只不过这些年左翼激进主义卷土重来,重新收获了知识分子的喝彩(包括我),大家都忘了高华老师在《红太阳是如何升起的》里面是怎么写的了。自苏俄革命以来,“杀全家”对于革命者来说都是常规操作,“见镬打镬”又算得了什么。

2018年,我去采访这个社团的另外一位风头正健的成员,她对我说,她和另外一位马克思主义者的朋友,都觉得我的文章写得不错,但我毕竟是个自由派,“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讽刺的是,她和那个朋友的家庭,都比我家要富裕十倍以上。我当时可能是过分同情了,居然没有觉得她这个说法有什么不妥。

汪晖在《去政治化的政治》一文,提出了一种“政治化”的界定“阶级”的办法,即根据主观意识来界定,也就是说,如果你具有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那你就是“无产阶级”,如果有人非要通过你原来的家庭出身来界定你的阶级,那就是“去政治化”。汪晖认为文革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去政治化”,有很多人非要通过别人原来的家庭出身来界定他们的阶级,并把他们打成黑五类,导致阶级斗争扩大化。这种界定办法的困难,我在《去政治化的政治理论》一文中有详细论述,在这里我想说的是,这些左翼激进主义者,嘴上说自己不读汪晖,其实都是汪晖的好学生。

用马克思主义的逻辑来说,这种思路不仅是唯心主义的,而且还有可能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一种伪装:对于资产阶级来说,宣称“主观意识决定阶级”,不仅可以让他们享受物质上的阶级地位带来的实际好处,而且还可以让他们通过占领激进主义的意识形态立场,进一步掌握精神上的优势。

虽然富家少爷小姐要在姿态上要和家里一刀两断,但家里大概率不会放弃他们,除了亲情之外的因素,毕竟一个孩子身上有着家族的巨大投入,不能看着他们白白把前途毁掉。我上面说的那个毛左社团的女领导,最后在家族强大的人脉资源的庇护下全身而退,便又是一个例子。这就是我说的“同志”之间的风险的不平等,关键时刻,家庭出身的不同,能直接决定一个少数派所要承受的风险大小。曾经和她并肩作战的另外两位底层出身的同志,至今音信全无。

我为什么有资格提出这样的控诉?因为我并非置身事外者。这位女领导人,在由他们社团发起的一个行动中,找我沟通过,希望由我牵头,发起一个自由派的联署,向当局施加压力。后来,社团另一位成员又提出,让我写一篇声援的文章,发在他们的自媒体上。这些要求都被我拒绝了,主要是我并不认为该行动有什么迫切性和运动收益,更加对他们那样盲目加注,不顾他人安危的做法感到不齿。

革命者不惜以同志安危为代价,这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但当这个革命者来自上层社会,你那种被别人当枪使的感觉会更加强烈。这当然也不仅限于马克思主义团体,女权团体也一样,过了若干年,我突然想起那时和我一起参与某个案件的女权行动者,家境都比我好几个层级,或者干脆人就在国外。期间我被有司找了多次,社交媒体的私信被辱骂的人骂到爆掉,也因此引起了一些民粹大V的注意,为我后面被全面网暴埋下伏笔。在任何一个意义上,我承担的风险都比她们高,但后来听说,里面有人说我想投机女权事业。

这些有钱人的孩子想法特别“单纯”,他们在国内搞了各种事情,总想着实在不行就“润”了,他们也经常劝我润,我说不行啊,我还要养一大家子人,不能抛下他们就走了,他们觉得不可思议。我不知道他们是觉得“居然有人的父母需要孩子养”不可思议,还是觉得“居然有孩子会养父母”不可思议。

对于其中有些真心实意的,我也真心实意地跟他们解释。我说,这件事很好理解,我父母既没有养老金和医保,也没有什么积蓄,如果我不养他们,这件事就会落到我两个妹妹头上,并不是我一走了之,责任就会消失,它只是转移给了其他人。以我妹妹的价值观,即便我一走了之,她们也不可能学我,或者觉得这件事和她们无关,她们只会艰难地承担起来。抛下年老贫困的母亲,将责任转移给妹妹,这在一些女权主义者看来,居然丝毫没有道德负担,真是让我啧啧称奇。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不孝子,现在居然要我跟别人解释为什么我要赡养父母,这个世界是不是癫得有点过分?

这几年,除了劝我润的人,还有一些人喊我加入他们的乌托邦实践,一些人叫我去他们的城市一起创造“公共生活”,我都一一婉拒,不是我不心动,而是我根本没有那个条件。理想主义鄙视物质,但理想主义是需要物质条件的,你不需要,你的父母也需要,如果你和父母都不需要,那并不是物质条件不存在了,而只是它不再需要被考虑而已。“赡养父母”这样的概念在少数派群体里完全消失,这难道不能说明少数派群体的阶级属性吗?

在中国古代,商人地位并不高,如果一个家族已经有了很多钱,钱再增加对他们来说就只是数字的增长而已,这个时候他们当然就想拥有别的资本,比如政治资本、文化资本等,所以他们会鼓励家族的年轻一代去当官,或者成为智识领袖。自唐以来,江浙一带出那么多状元,难道只是因为重视教育吗?当然也是因为那边有钱的人家,比例远高于其他地区。

在当代社会,按照布尔迪厄(Bourdieu)的说法,支配阶级(dominant class)不仅占有绝大多数的经济资本,也占有绝大多数的文化资本,而且他们还会通过文化资本的传承,让下一代继承自己的阶级地位。

当代中国的情况应该比这些都要复杂,然而我所看到的是,在国家主义话语(包括官方意识形态宣传、国家主义学术和民粹主义舆论)以外,也就是少数派所能辐射到的话语领域,逐渐在掌握文化霸权的那一批年轻一代的人,大多都是富裕家庭出身。

这批人的父母,赶上了改开以来的各种红利,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他们自己,用家里的钱去能去到的最好的学校留学,在国外掌握了各种“先进”的激进主义理论,回国在一些看似不挣钱的学术机构、NGO和媒体就职,但他们家里庞大的家底给了他们充分的支持,尽管为了显示自己的独立,他们不会和家里频繁联系,有些还做出划清界限的样子。他们对外宣称自己月薪四千,实际上已经积累了无形的文化资本和政治资本。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写文章、搞运动、形成组织,其中有一些当然会引起当局的注意,并且带来相应的风险。他们认为变革总是需要付出代价,但因为从小一些琐事(比如留学申请)都有父母和其他人帮他们弄好,所以他们理所当然地认为成为代价的应该是“其他同志”,他们只需要承担里面最核心的角色和工作。一旦风险也轮到他们头上,这时,家族就现身了。如果家族的势力和资源足够雄厚,他们会安然地度过危机,在这种时候,偶尔他们还要责怪父母“多管闲事”。如果事情超出家族的能力范围,那父母会安排他们出国避难,国外不仅有抗争的共同体,让他们不至精神空虚,也有家族已经转移出来、足够他们衣食无忧的资产。最糟糕的情况,即便他们不得不面临牢狱之灾,他们的父母也会疏通一切,让他们在里面不必忍受皮肉之苦。即便是不得不忍受一点皮肉之苦,至少他们还有一点是确定的,他们的家人在外面不会忍饥挨饿。

然而,这些都只是最糟糕的情况,实质上,我认识的大部分这个群体的人,至今在国内活得好好的,有时甚至成为非国家主义话语领域的杰出代表,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我并不是说这些有钱人家有那样的高瞻远瞩,当年父母对孩子想出国读人文社科,估计也痛心疾首过,亲子之间在上述过程的任何一个争吵,从内心来说都是真实的,但对于大部分这样的家庭来说,结果还是相对让人满意的:孩子不一定能赚很多的钱,但孩子在话语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对于家族下一阶段的发展来说意义更大。孩子的叛逆,无意识地促成了家族的另一种“阶级再生产”。

如果是女性,那风险更小,收益更大了,女权话语现在正在思想市场的风口,而且国家对于女权从来没有下过死手(这是个事实判断,不然我们无法解释以当局这么强的言论审查机制,女权话语为何还能在网络上声势日隆)。事实上,我所知道的那些被抓的女权行动者,大多都是因为和别的事情扯上关系,和搞女权本身无关。民粹或许厌恶女权,但国家则不一定。

这些话以前是不能说的,因为“破坏团结”。然而几年下来,我上了名单,被限制出境,被两边网暴,被贴上“投机者”的标签。如今我对进步社群的所有幻想已经破灭,也就不妨让更多人了解一下这里面究竟都是怎么回事,免得有后来者一片赤诚,最后却成为二世祖的垫脚石和炮灰。

<!--END-->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