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New issue

Have a question about this project? Sign up for a free GitHub account to open an issue and contact its maintainers and the community.

By clicking “Sign up for GitHub”, you agree to our terms of service and privacy statement. We’ll occasionally send you account related emails.

Already on GitHub?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Commit ROA 0x1e, VOL.30 © MMXXIII #151

Merged
merged 15 commits into from
Jul 25, 2023
Original file line number Diff line number Diff line change
@@ -0,0 +1,102 @@
---
layout: post
title : "港人移英心路歷程"
author: "困兒"
date : 2023-05-19 12:00:00 +0800
image : https://i.imgur.com/kpjJP7w.jpg
#image_caption: ""
description: ""
---

我到英國的確離開了自己的安舒區,但離開後更發覺原先的安舒區原來不是太安舒。這世界,或許到處也很可怕,但轉念一看,心想事事可怕的心情,比做起事情來得可怕多了。

<!--more-->

### 這幾個月事實上經歷了什麼:

由上一年9月來英國,到現在已約8個月了。

我本來在香港是做marketing的,在香港時已預計自己沒什麼可能在英國找到相關的工作,因為marketing也是一個相當要求localization的行業,但是來到後又心想何不試試找找,可能找到相關的工作也不錯吧。

就第二個月那時開始,我就不停的找相關的工作,因為在那行業也停留了一定的日子,所以都有不少的面試機會,而且有不少也到了最終的面試,但是,總是有一些更適合的人,最後都沒有結果。

如果大家有在英國找指定行業且有管理相關的經驗,您就會明白,英國的面試對面試者的誠意相當有要求,他們會要求您對他們的整個品牌已有一定的了解,大約明白他們的需要,且能提供一定的建議。所以在見工的時候,每一次的準備時間也相當長,您可以想像,一份工作可能有1-4個面試,而每一個也要充分預備的話,那三個月真的是一件很累的事情。

當一個機會是這樣,再來十個機會都是這樣,我就明白了那不是剛好不合,而是我的做法真的有問題。

我反問自己,如果有一個人是在英國到香港,且想在香港做marketing,即使有完全相關的經驗,我要考慮的因素都很多,而且是在一些decision-making的角色上,既然是針對本地市場,所以都是應先考慮有本地經驗的人。


### 再者,我問了一個核心問題,我是為什麼來英國的?

我是想找一個工作上更加努力的地方嗎?如是那樣,我根本不用離開,因為本來在香港已經不錯,且香港稅率低,是一個賺錢的好地方,只是賺錢不是用來生活用而已。

我是想重新擁有自己愛的自己,不是做一個自己都不愛的自己。

就是希望過得輕鬆一點,隨性一點,打打不同的工作,體驗一下不同的生活,那不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嗎?我的生活根本不是很需要大量的物質,也不是以不斷向上爬為人生的目標。其實有些花草,有些書,有些食物,去到近近的地方便宜地去去旅行,其實我已經很快樂。那為何每一次在緊張的時候,在不知不覺間就會回到了原點,找一些熟悉的東西來找回安全感?我可以做的東西,真的不一定是我想做的東西,明明知道那一個角色是一個會易有緊張和壓力的角色,做出來的東西我也不是特別利害,那為何我要向著那一個方向前進?


### 反思生活的各個面向和盲點:

先是工作吧:

- 其實我不是喜歡marketing,特別是我的性格其實和marketing不太合拍。

- 我愛安靜和有深度的交流,但有時工作上有太多要去處理人的事情,有太多人際關係要處理,要裝成一個外向的人不是不可以,但我清晰知道那不是自己。所以,每一次活動後,都用不少時間去令自己回復。

- 再加上,我個人其實不是太受宣傳內容影響的,不少時候,我會覺得廣告愈多的地方愈是假,如果是集中在branding我還可以,但是如果是集中在performance marketing上的話,壓力真的很大,且覺得自己做的東西很假很無聊,且不長久。聽著聽著,我都覺得自己很不marketing。

再來是社交需要:

- 因為在英國好像突然沒有了朋友,心態上好想立刻有一班新的朋友,感覺上新的地方中完全沒有任何關係很奇怪。所以那時找工作,好像是想立即找一班朋友一樣,所以沒有工作就沒有朋友了。那是多麼撞牆的概念!

- 好吧,朋友是朋友,同事是同事,找朋友的話用找朋友的方式吧,找點興趣,做做義工,朋友就會存在了。可能是因為自己對朋友比較有要求,所以小心翼翼的我真的有很多年沒有主動出去找朋友了,這實在是有些奇特的感覺。

追逐目標的能力:

- 其實在決定不找marketing的工作後,第一個想法是找些其它的專業來學學,再來些part-time來玩玩。我希望我未來的工作是多樣的,由不同的工作拼合而成(slash),而不是一份單一的工作,所以我想到了一些可以接案子的工作,那我就有可能達到work from home,且可以移居到那兒都可以的能力,ux/ui/front-end都是我愛且覺得有可能做到的。

- 但是我這個人的問題是當定下了目標後,就會立刻要求自己全程投入,要不然就是太懶惰。我經常忘了自己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除了認知,情緒上的感受,還有身體上的限制,我是一個忘了自己是一個生物的人,不尊重自己有任何生理上的需要,理解不到累,渴,餓,一切就是在自動程序中完成,少了一點思考和理解。

- 所以好像有任何休息的時間都是懶惰的時候,不停地投訴自己沒有能力和恆心。但是,真的不用這樣的吧?那樣的追逐目標,結果就是一切,把旅途上的一切都省略了。如果慢一點,是否可以燒久一點呢?這問到最後,我發現是自己的安全感出現了問題。

安全感的考驗:

- 我發現如果我的收入是零的話,我就會很不安,令自己要脫離零的感覺。明明經濟沒有危機,但個人的心態就快要崩潰了,我到底在崩潰什麼?那一種要自己全副精神的努力,要求自己時時刻刻都破釜沉舟是什麼樣的把戲?

- 我發現了自己經常用過往和未來去鞭策自己,在腦海中經常重播過往的不小心或是自己定義的失敗,又經常創造了一個充滿危機感的未來去讓自己害怕,到最後發現自己裹足不前,生怕自己現在的決定會令未來的自己無比後悔,那一種幻想令到現在的我卡在了一個前進不能的情況。

- 但是這種活在過往或是期盼未來的情況都是相當不健康,與其把精力留在未來的無限可能性,或是過往的悔恨當中,何不着眼現在每一刻的生活?

> 到這兒,我思想上的圍牆開始崩塌,我開始數算自己現在的擁有,和現在這一刻我可以把握住的可能性。

![image01](https://i.imgur.com/qUmwsg4.png)
▲ 小小的花園,還可以加一個bird feeder!!!


### 現在的擁有:

1. 我有一個小小的花園,可以讓我種植,達成了我由20歲就有的夢想。

2. 我喜歡煮食,這兒的食材新鮮,乾淨,可以令我有時間和空間去煮食,更有空去做我最喜愛的甜品。

3. 學習全新的領域很刺激。

4. 有一份令我沒有負擔和壓力的工作,不用在工餘時間回覆一些上司說很重要,對不起要用您工餘時間,但您可以⋯⋯(下省三千字)的whatsapp。

5. 文化上的開明,不是只討論行街食飯買野,拍拖結婚生仔,這兒的人比較有喜好,有討論和交流的感覺,沒有主流且必需跟從的價值觀。

6. 再一次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春夏秋冬,四季分明。

7. 人生重新開始沒有包袱的感覺。


感恩自己能有這種決心,但繼續下來的是恆心,一步一步,行出生活,那路程就已是一個又一個的景點。

希望,由此,我不要再讓我的人生自動導航,拿回人生的掌控權。

即使到或不到自己的目標,都能欣賞到沿途的美景。

反正真的沒有人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會死去,惟有現在才能創造過往和未來。

<!--END-->
51 changes: 51 additions & 0 deletions _collections/_columns/2023-05-27-imitation-of-the-spirit.md
Original file line number Diff line number Diff line change
@@ -0,0 +1,51 @@
---
layout: post
title : "精神的模仿"
author: "Terence"
date : 2023-05-27 12:00:00 +0800
image : https://i.imgur.com/jsnTXD5.png
#image_caption: ""
description: ""
---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的开头写到: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方面——如政治体制、经济制度、哲学、文学和艺术等——却完全被忽略了。即使是这个时期中较进步的中国人也确信,除了坚船利器之外,中国从西方没有多少东西可学。

<!--more-->

模仿是一切学习的开始,虽然「学会」的最后一个步骤又是亲手拆掉这层模仿的脚手架。但无论对于体制的学习还是领域的学习,仅仅是模仿「行为」本身可能是完全不够的,甚至还必须模仿其精神。

黑客文化如同数学文化一般,表面看起来无关紧要(或许对于真正的大师来讲是这样的),但对于有严肃意愿进入到这个圈子的普通人来讲则极其重要。如果无法理解背后的精神内核、只是在行为上同其他人做着同样的事情,你根本无法感受到同样的乐趣和精神共鸣,也就无法“坚持”那些看似极端的行径。

> “As with all creative arts, the most effective way to become a master is to imitate the mind-set of masters, not just intellectually but emotionally as well.”

> by Eric S. Raymond

最开始看到hacker的相关材料时非常奇怪,为什么要将hacker spirit搞得那么宽泛,比如,hacker是喜欢解决问题的人、是喜欢创造和共享的人,且不仅仅限于计算机。他们想要弄清楚背后的工作原理,解除所有的限制,将成果自由地分享给所有人。

没有hacker spirit的coding无异于做苦力,如同一名「画家」变成「画师」不断地在为一个个的「订件」而工作,却体会不到任何的自主性,也无从找到源自「自我」的乐趣,顶多不过是从完成订件的「推理游戏」和「集中力所构筑的心流」中获取些许慰藉。

但coding本身最大的乐趣,其实应该是:这是一款你可以创造游戏的游戏,追求自由并表达自我。并且,这个创造与表达的过程并不是随意的空想,而是愿意付出大量艰辛的前期劳动去研究已有事物的工作原理(如:在制造blue box之前,乔布斯和沃兹花费了6个月的时间研究电话系统;为了构建出spacewar游戏的上古计算机时期,MIT的hacker花费大量时间去研究宇宙星系位置及引力相关的知识)。然后在这些「已知」上,注入自己的改进与组合,即:创造。

事实上,如果你对「弄清事物的原理」没有足够的好奇心、对于「接受由他人创造的『现实』」毫无叛逆之心、对自我的独立性和表达毫不关心,你根本不可能有耐心去完成如此繁复和艰辛的劳动。特别是,如果最后的作品充满不确定性、其出发点不过是一个微小的类似于玩笑的诉求,当你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了越来越多需要去完成的工作时,你根本不可能有任何继续的冲动和能量。

这种情形非常类似于对数学的研究,当你发现某个数学分支需要你越来越多的全身心的投入、需要的逻辑复杂性和知识的储备越来越多、需要付出的劳动与思考远远多过其他行业,而最后的回报仅仅存在于形而上的「乐趣」而毫无现实物质回报可言时,你会不可避免地面对那个终极问题:你前进的理由是什么?

答案只能是一种完全脱离于物质世界的精神追求,对某种理念的绝对信仰。

- 自己「拆开」眼前的东西,而不是必须依赖/寻求教科书(因为有时候并没有这样的东西,且自己动手更为有趣)。

- 了解、搞清楚「工作原理」,而不是一味地瞎猜(重点是理解,而不是妥协于玄学,摒弃神秘/神奇/光环崇拜,根除由「崇拜」导致的放弃独立思考)。

- 进一步继续创造,而不满足于仅仅对「现存」知识的理解和接受。有意愿/勇气/自信做出进一步的改进,让「现存」变得更好。相信自己具备这种影响现实世界的能力,而不是单向接受由他人创造的「现实」。

某种意义上,hacker和mathematician在本质上都是对「独立性」和「自由」的极端追求,而这种极端追求的直接且极端的推论便是对「自我」的无限肯定和肆意妄为,对「价值」的终极评价标准是它是否拥有「我」的贡献。所以为什么要去造轮子?为什么无法接受现成的「存在」?为什么就不能按照其他人铺就的story生活?为什么要反抗他人对「概念」的定义,非得自己定义一遍?因为它们缺乏「我」的贡献。在这个意义上来讲,这群人是最为自大和孤傲的存在,他们的创造源自「愤怒」,一种没有「我」的参与的愤怒,于是要拆解存在之物,即便研究的东西繁复无比、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和劳动也在所不惜,彻底弄懂背后的原理与机制,然后按照自己的品味开始组合与创造,将「自我」注入其中。

当然,可能当事人并不总是如此显式地在完成这一极端的过程。对于拥有好奇心、想要动手的人来讲,大部分时候都只是开始于一个小小的改进诉求,但发现并没有直接可以做到的途径。对他们来讲,这显然不可接受。于是,带着「凭什么」的潜在愤怒开始透彻研究眼前的这个顽固问题。越是研究可能发现需要了解的细节和工作量就会越多。此时,对普通人来讲需要停止的艰辛旅程,会因为「自由」和「好奇心」这些狂热信仰的PUA而让这群人更加疯狂地全力以赴。这是一种犹如迷幻剂一般的信仰上瘾:逼近身体极限的工作强度,以及绝无仅有的高效和集中力。

(显然,这种信仰狂热的另一个好处是能够让很多枯燥乏味知识的学习变得兴趣十足。那些通常不会去研读的枯燥材料如:细致介绍协议标准的手册、代码/产品的机制设计手册、某个专业方向的理论专著,会在这一过程中得以饶有兴致地高效吸收。)

在一大堆了解工作原理及反复尝试的艰苦劳动之后,可能会蓦然发现原来自己在这件事上可以拥有更多的自由度,于是不仅那个一开始的「改进诉求」被完全满足了,并顺带发现了更多可供改进与创造的地方,以至于最后得到了一个远超初衷的结果。当然,也并非每一次尝试都能获得意外的收获。但这也无关紧要,因为根本来讲,做这件事就是为了追求「自由」和注入「自我」,而这一点总是能够在艰辛的劳动之后得以实现。

这样的创造方式,同样适用于没有充分想象力的分析者:不是依靠直觉和丰富的情感凭空构建出什么新的东西,而是不断分析、拆解现有之物,将表现异常的部分给予修复。这种「修复」本身对于外界来讲,即是一种有价值的创造。

<!--END-->
Original file line number Diff line number Diff line change
@@ -0,0 +1,55 @@
---
layout: post
title : "「某国」与科幻审查"
author: "游虫斜会"
date : 2023-06-09 12:00:00 +0800
image : https://i.imgur.com/PeIiGlt.jpg
#image_caption: ""
description: ""
---

最近在读《意识上传中》——格雷格·伊根(Greg Egan)的一个汉语版短篇集。在读到其中《看见》这篇时,我注意到一个不协调之处:

<!--more-->

> 整个世界都在底下供我凝视,从最近的苏丹饥荒到某国内战,从纽约的人体彩绘时尚游行到英国议会遭炸弹袭击的血腥结果。

不用说也能看出,在一群具体的地名之中出现了一个「某国」,而就我读到的,这篇小说中并不存在一个叫「某国」的国家。于是我搜了下原文,找到了对应的文本:

> The whole world is there to gaze upon, from the latest Sudanese famine to the Chinese civil war, from a body paint fashion parade in New York to the bloody aftermath of the bombing of the British parliament.

不出意外,这所谓的「某国」正是中国。

之后我回想起前面也似乎有个「某国」,于是在《百光年日记》中找到了它(注意还有个「某地」):

> 2079年7月8日,某国军队进入某地“稳定地区局势”(通过毁灭分离主义者在其国境内的供给线),当时我几乎没有多想什么。

其对应的原文为:

> On 8 July, 2079, when Chinese troops moved into Kashmir to “stabilise the region” — by wiping out the supply lines to the separatists within their own borders — I hardly gave it a second thought.

这一篇中还有一段:

> 她说:“我们当然在资助对方,和欧洲、日本还有美国一起。由于暴乱后的贸易禁运,当地政府现在没有战争无人机了,他们只能派人类士兵和过时装备去对抗最高级的越南机器人。四十万士兵和十万平民将会丧生,而盟军待在柏林玩他们的唯我论电子游戏。”

原文为:

> She said, “We’re helping to fund it, of course. Along with Europe, Japan, and the States. Thanks to the embargo after the Hong Kong riots, the Chinese have no war drones; they’re pitting human soldiers with obsolete equipment against the best Vietnamese robots. Four hundred thousand troops and a hundred thousand civilians will die — while the Allies sit in Berlin playing their solipsist video games.”

这不禁让人疑虑:这本书中究竟有多少内容被审查了。我没有时间和意愿进行调查,但我在豆瓣上找到一篇书评提到了其中至少一部分,而且数量不少——数数这篇短短的书评中的「和谐」个数便能知道。

要知道,中国的审查者们向来对引进的作品更加宽松一些,毕竟这部作品要是被别有用心之人发现其中竟描述了「中国内战」,恐怕便会冠以「辱华」大帽,大力贬斥,也就不可能被引进中国了。

写到这里时,我的头脑里不禁回想起鲁迅先生曾写过的一句话:「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

或许有人会觉得过于夸张,这何以算作是惨象,其实早就已是日常。难道说我们的日常便是一种惨象么?

但我不能否定。

在中国,写科幻面临的审查几乎就和描写现实一样严重,而绝大多数人都明白真实地描写现实在这里几乎已要成为一种罪行。

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很容易理解,许多科幻作品属于推测性的小说,即会假定世界是怎样的或出现了某种新型科技,然后进行推演;也因此,许多科幻作品都是着眼于未来的,而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未来的中国是怎样?

用科幻作家韩松的话来说:「共产党在哪里呢?」他还写道:「任何一种梦想的实现仍然要靠党来举大旗。」这大概就足以概括了。

<!--END-->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