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MATH-286-Pro/ZJUI-Balance-Infantry-Ver-1.0

Repository files navigation

中文版 | English Version

项目简介

0.效果展示

B站 视频链接

Show.mp4

1.文件说明

  • 机械:平衡步兵-原型机-总装 v17.f3z 文件为机器人3D模型,使用 Fusion 建模

  • 电控:工具链为 STM32CubeMX + arm-none-eabi-gcc + OpenOCD + VSCode + Makefile

  • 平衡算法:使用串级 PID,板凳模型

2.机械部分 (机体参数)

  • 关节电机 上摆角度 = +20.0°
  • 关节电机 下摆角度 = -80.0°
  • C板距离Body中心距离 (用于加速度修正 代码未用到)
  #define CENTER_IMU_W 0.11f        陀螺仪到Body质心的X方向距离?  
  #define CENTER_IMU_L 0.074f       陀螺仪到Body质心的Y方向距离?  
  #define CENTER_IMU_H 0.060f       陀螺仪到Body质心的高度  
部件 重量 kg 长度 mm
总质量 8.235
主体 5.215
主体质心到简化关节z方向距离 -14.5mm
腿总重(一侧) 1.5
驱动腿 0.2 150mm
从动腿 0.3 270mm
小米电机 0.317
轮子 0.183 62.2mm 半径

3.电控部分

tasks.json 文件中有 2 个任务:

  • buildEmbeddedTargets 任务作为 lanuch.json 中的 Prelaunchtask,在调试前先行编译文件,更方便
  • Download to STM 任务用于烧录程序,使用方法为在终端输入 openocd -c 烧录.hex文件

3.1 电机选型

  • 关节电机:Unitree A1
    • 通信方式:RS485 (需要使用 TTL 转 RS485 模块驱动)
    • 最大串联:3 (所以左右腿采用 2+2,即一侧腿串联两个关节电机)
    • 单编码器 (需要使用机械限位,每次上电回抽腿,碰到机械限位记为零位)
  • 轮毂电机:XIAOMI Cyber Gear
    • 通信方式:CAN
    • 最大串联:非常多
    • 单编码器

3.2 开启的外设

外设 描述
UART1 宇树A1电机 (挂载于APB?外设时钟) (开启DMA)
UART6 宇树A1电机 (挂载于APB?外设时钟) (开启DMA)
CAN1 控制小米电机 (挂载于APB?外设时钟)
UART3 遥控器接收
I2C2 OLED
TIM4 PWM 蜂鸣器 (挂载于APB2外设时钟)
TIM10 BMI088 PWM 加热
SPI1 BMI088 惯性测量单元
I2C3 IST8310 磁力计

3.3 FreeRTOS

任务 说明
OLED_Task 显示OLED + 接收遥控器
Motor_A1_Task 控制A1电机
Motor_MI_Task 控制MI电机
INS_task 姿态解算 (DJI原程序)
Robot_task 平衡控制算法

3.4 电机接线 与 ID

  • 关于A1电机信号线
    • 把XT30的口朝上后,从左往右依次是 GND A B
    • RS485接线逻辑为:A接A B接B GND接GND (测试过A1电机GND不接也可以驱动)

3.5 遥控器 操控说明

  • 左摇杆
    • 上下控制腿长,往下拨腿变长,往上拨腿变短
  • 右摇杆
    • 控制前进后退
  • 左开关
    • 上档 = 腿锁死在零位
    • 中档 = 腿位置模式
  • 右开关
    • 上档 = 倒地-遥控模式
    • 中档 = 平衡-遥控模式
    • 下档 = 平衡-跟踪模式
  • 注:本代码没有跟踪算法部分,跟踪算法计算数据通过虚拟串口发送给机器人

4.结尾致谢

  • 感谢 night8858 开源的 A1 电机控制代码
  • 感谢 是小企鹅呀 开源的 小米微电机控制代码
  • 感谢 东莞理工大学 分享的电控文档
  • 感谢 湖南大学 跃鹿战队 开源的 Webots 轮腿机器人仿真
  • 感谢 上海交通大学 开源的平衡步兵机械结构
  • 感谢 哈尔滨工程技术大学 开源的平衡步兵控制理论文档

5.测试日志

展开
  • 2024.3.13

    • A1电机仅接AB就可以控制,不一定需要接GND
  • 2024.3.18

    • 使用示波器测试 UART1 UART6 TX GND

    • 注意: 示波器探针不要接到RX上,因为没有人给UART1发送数据,所以不会有任何示波器数据

    • 结论:

      • 可能是是转换器的问题
      • 宇树电机不需要通电也可以传递 RS485 信号,可以不开电查看电信号
      • A1_motor_speed_contrl 使用 UART1,并且确实在发送信号
      设备 描述
      UART1 示波器有信号(4M 4.8M)
      TTL转RS485 示波器无信号
      A1电机 示波器有波形
  • **2024.3.20 **

    • 示波器接在 A1 电机A+B端也可以看信号,不一定要接在A和GND
    • 测出信号,淘宝TTL转RS485中TX要接在TX上,因为这只是一个中继器,不要反接
    • 使用UART1转485听到电机起动噪声,确认电机波特率为4.8M
    • 发现我tmd居然没有在main.c中include "motor_A1.h"
    • 可以使用遥控驱动A1电机
    • 但是有些奇怪的异响
    • A1_Motor_Speed_Control 通过添加 HAL_Delay(1) 后可以同时控制两个电机
    • 发现问题:
      • TTL转485输出的电平明显比回传的电平低
      • 似乎电机转速与一开始的小米电机一样,是一档一档变化的
  • 2024.3.21

    • A1_Motor_Position_Control 测试,可以使用,但是力道过猛
    • Send_data 数据类型有问题,通过对比GO1电机控制代码,应该是int16_t
    • 修改后电机成功正反转,但依然存在咔咔咔现象
  • 2024.3.22

    • 发现电机位置模式在转动角度较大的情况下会好很多
    • 发现0号电机因为没有压紧轴承,原因为打印件过高
    • 使用电脑测试0力矩模式,没有出现咔咔咔现象
    • 使用C板测试0力矩模式,出现咔咔咔现象
    • 现推测 咔咔咔现象 为STM32通信问题
    • 仅输出一次速度控制信号,A1电机没有咔咔声,判断为信号存在问题,不是电机问题
  • 2024.3.23

    • 推测电机咔咔咔为电平过低导致
    • 等待新TTL转485模块测试
      控制端 电机模式 异响 延迟 发送信号 回传信号
      电脑 0力矩模式
      电脑 力矩模式
      电脑 位置模式
      电脑 速度模式
      C板 裸机 0力矩模式
      C板 FreeRTOS 0力矩模式
  • **2024.3.27 **

    • 测试 A1_control.c 与 unitreeA1_cmd.c
    • 注意 unitreeA1_cmd.c 需要使用 uart DMA
    • A1_control.c 测试失败
    • unitreeA1_cmd.c 测试成功
    • A1 电机使用 unitreeA1_cmd.c 驱动成功,没有咔咔声
    • 当前可使用模式:位置模式+力矩模式+速度模式 (速度回传有点问题)
    • 原本速度模式用不了,osDelay调成5ms就可以了
    • 电机启动前添加osDay(1000)防止上电发疯
  • 2024.4.3

    • A1 Pos2需要外接编码器,本身没有
    • 现在可同时控制两腿 (速度模式)
    • 返回角度需要÷9.1减速比
  • 2024.4.6

    • 现在可同时控制双腿 (位置模式)(默认上电时位置为0位)
  • 2024.4.7

    • A1电机下面那两个空闲接口不对外开放
    • 需要采用限位归零
  • 2024.4.11

    • 开始反向移植控制程序
    • 移植 Motor_MI
    • 移植 Motor_A1
    • 移植 遥控器
    • Debug: USART3 Baud Rate 多打了个0 麻了
  • 2024.4.12

    • 开始移植 控制算法
    • 测量机器人质量参数
    • 测量机器人连杆长度
  • 2024.4.22

    • Webots 测试
  • 2024.4.23

    • MATLAB 仿真测试
  • 2024.4.24

    • CubeMX 开启 DSP 函数库解决平衡算法缺失 arm_math.h 问题
    • 出现 __SMMLA 重定义的问题?
    • 优先测试5连杆解算 ZJUI_linkNleg.h
    • 增加 INS_t INS 数据用于记录 Accel加速度 Gyro角速度 YAW PITCH ROLL三轴
    • 增加 bsp_dwt.c 但是未启用
    • 配置队友的STM32环境
  • 2024.4.25

    • 发现遥控器未上电时,左上拨杆值 = 0,这也能解释为什么之前不上电C板没有给电机发送数据
    • 完成限位归位程序
  • 2024.4.26

    • 将电机返回参数由减速前弧度修改为减速后角度
    • 五连杆结算成功
    • 研究浙江大学代码发现INS没有包含角加速度的计算
    • 启用 DWT 定时器
    • 将部分HNU姿态解算移入DJI姿态解算INS_task.c中
    • 主要添加 dgyro 角加速度计算,用于平衡算法 speed_estimation
    • 根据代码解读,我的C板XY方向与湖南大学XY方向互换了,需要 define X0=1 Y0=0 调整方向
    • 更新解算XY方向,效果待测试
  • 2024.4.27

    • 添加位置监控。如果超出现为范围直接关闭关节电机
  • 2024.4.29

    • 观测到平衡算法计算出的力矩在机体水平静止情况下一直在增大
    • 初步判断为 chassis.dist 数值一直增加导致
    • chassis.vel 计算有问题,平移时改变不明显,但是摇摆pitch轴变化非常剧烈
  • 2024.5.2

    • 移植 USB 虚拟串口代替 OLED UART 调试
    • 封装 USB_printf 函数直接打印数据
    • 使用 VOFA+查看数据发现 Code_HNU_RM 代码中里程计基本正常
    • 其里程计并非陀螺仪测量,而是轮电机角速度与腿的参数计算得出
  • 2024.5.3

    • 尝试在 Code_HNU_INS 中添加 A1 控制代码失败
    • 该Bug为FreeRTOS无法进入 A1 的线程
    • 或者直接所有线程都进入不了
  • 2024.5.4

    • 测试 角速度出输出 PID 失败
    • 测试 角加速度度输出 PID 成功
    • 使用 PID 成功让小车站立
  • 2024.5.6

    • 搭建 MATLAB G(S) 测试PID
  • 2024.5.10

    • 想出速度环死区消除 正反馈+负反馈 缺陷
  • 2024.5.11

    • 成功搭建板凳模型 直立环 + 速度环 + 转向环
    • 现在机器可以倒地自起
    • 优化代码结构,使用Wheel_Control Joint_Control减少正负号对调参的影响
  • 2024.5.12

    • 通过观察速度环 PID.out发现P过大,OUT过小
    • 现在调试出非常完美的参数

6.任务列表 (大部分未完成)

  • PC模式
  • 平衡算法
  • 零位算法
  • 小脚轮结构设计
  • 轮电机差速控制算法
  • CAN 开启自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