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算完成了《道德经》的全面学习和记录整理。 这个过程很有趣,能让自己更加系统地理解《老子》,也能更加清晰地认识这个世界和人生,还能让自己的内心得以安宁。
这本书买来也近20年了,是在某读书节上,那时还是20来岁的年纪。当看到书里的一些句子犹如醍醐灌顶。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和其光,同其尘”、“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大成若缺,大巧若拙”、“反者,道之动”等等,顿时有种豁然开朗,就果断买了。当时断断续续地看,把大部分句子都看了,也跟同学们简单研讨过,但并没有深入地系统化学习。后来工作繁忙了,就更是偶尔翻翻,粗浅地读一读。
因此心中一直有个念头,就是找机会把《道德经》这本书细致研读一遍,并结合自己的经验记录下一些心得体会。今年春节,马上四十不惑的年纪了,就以这个契机开始细读。从年初到现在,差不多小半年,总算完成了学习和整理。
对于《老子》的研究和分析,历史上的学者不胜枚举,相关书籍也是汗牛充栋,我不是专门的学术研究者,也不是道家学派之人,更不是道教信徒,没法像他们那样著书立说或传道解惑,我只能就自己的经历和生活感悟来理解罢了。
媒体上、网络上解说《道德经》的比比皆是,每每听来也受益匪浅,但终归没有哪一家能说解释得恰到好处,也没有哪一家能让你觉得如原文一般优美。人和人是不同的,如果能秉持开放和自由观念,那人们之间的思想就会存在着较大差异。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心中可能都有一个老子,谁都可以有自己的见解。网络是自由的,人都有自己是思想,因此不同意见在所难免。只要你说得有道理,能够逻辑自洽,那么就可以解读,也没有必要统一认识。当然在解读的时候需要遵循虚心、真诚、开放、包容的心态,能够接纳不同的意见。
这本书总体上讲了啥呢。我觉得主要讲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关于“道”的来源,“道”先于天地而存在,来自于宇宙初始时的某个点。“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这就是“道”的来源,即先于天地而存在的一种混沌物体,无声无息,周而复始不停运转,可理解为宇宙大爆炸前存在的那个奇点,爆炸后形成了整个宇宙,以此建立了整个宇宙运行的法则。
那么奇点是从哪里来的呢?这个没有答案,也可以说这个来源本质上是“无”,但这个“无”并不是什么也没有。你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似或存的一种状态,它究竟从哪里来的,老子并没有说得很清楚。我们只要知道”道“先于宇宙而存在,是万物之母。
“道”的构成呢?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从这里可以知道,“道”包括两方面,即“无”和“有”。其中“无”为本体,“有”是外在表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也可以说“道”是由“阴”和“阳”构成的。“无”决定着“有”,而人们又通过“有”才感受到“无”。
“道”长成什么样呢?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从这里可以知道“道”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似乎不存在一样,而其实是存在的。“道”是一种可抽象的可感知的存在,可以理解为一种创建万物的力量,或者一种永恒不变的规律。“道”与神话不同,它不是宗教的神秘理论;“道”与现代哲学也不完全相同,它并不只是一种形而上的理论。“道”虽然没有具体的物理形态,但它是一种可被感知的客观存在。
那么“德”呢?从哪里来,由什么构成? “德”来源于“道”,是“道”作用在万事万物上的具体体现。“道”并非纯主观的感受,它是一种真实的存在,虽然“道”气息微弱、无声无息,但其外在的表现和特征是能够被观察和感知的,这个外在的表现和特征就是“德”。人们通过“德”来感受到“道”。具体来讲“德”就是万物天生所具有的一种禀赋,万物都创建于”道“,因此一开始就具备了“道”所赋予的特征,这个特征就是“德”。“德”包括上德和下德,上德无为,下德有为,包括上仁、上义、上礼。
总体来说,“道”是一种可感知的客观规律,包括“无”和“有”,它默默地运行并控制着一切。“德”是这种规律作用在万物上的体现,人们通过“德”来感受到“道”。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说的是“德”完全体现着“道”的意志和规律。这是因为“道”是“德”的载体和本质,“德”是”道“的形式和表现。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这是“道”的运行规律和能动作用。”道“的运动规律是朝着事物对立面发展,不断循环往复。而一旦到达极限,则物极必反,回到事物最初的状态。“道”的作用很柔弱,但却无穷无尽,万事万物都受到它的制约。
《道德经》与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这三大定律的概念也很类似。事物朝着对立面发展,然后通过量变引起质变,最后又回到原点,就这样不断正反变换。但整个过程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因此事物得以向更高级的方向前进。
“道”分为三个层级,即天、地、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的天层级最高,表示客观规律,指客观自然的内在秩序,亘古不变,决定着地和人。地则表示社会规律,是人们在长期生活交流中形成的行为规范和伦理秩序。人道的层级最低,指的是人们的心境和人格、价值观等。人道(个人)遵循于地道(社会),地道遵循于天道(天下),天道又遵循于本来的样子(自然)。
五千字的经书里,“圣人”两个字出现了三十多处,出现的频率仅次于“道”和“德”。可以说本书主要就是介绍什么是“道”和“德”,然后再告诫圣人该如何遵循于“道”,体现出“德”。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为无为,则无不治。”、“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是以圣人之能成大也,以其不为大也,故能成其大。”……
关于圣人的句子非常之多,可以说《道德经》一书也是为教化统治阶级而用的,里面提到的都是治国安邦之道,同时也告诫领导者要提升个人修养,为而不争。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老子告诫圣人应该拥有水一般的品性,利于万物而不争,那样就不会有过错和怨咎。老子正是因为看到了春秋末期战火纷争,人性贪婪,统治者穷奢极欲,百姓流离失所等各种社会问题而提出的解决方案。老子告诫统治者只要做到“利而不害、为而不争”,那么天下就会大治,人们就可以过上真正幸福的生活。
“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老子还将“道”、“德”、“仁”、“义”、“礼”的关系也作了说明,即“道”决定着后面几项。如果能够真正遵循于“道”,体现出“德”,那么后面的几项可有可无。所谓“仁”、“义”、“礼”,不过是一些教人们如何建立一套规范秩序而已,属于“人”和“地”这个层级,显然不如“天”高明。如果圣人能够遵循于“道”,采用无为而治,那么也就无所谓那些世俗的秩序和条框了。
综上来看,老子的思想充满着朴素唯物主义辩证法,同时也具备客观唯心主义思想。
老子是一个具备深刻洞察力和悲悯情怀的思想家,其理论功底非常深厚,看问题非常深入,也可以是中国古代真正的哲学家。但由于老子的话语都很短,大部分又都是定义式表述,而非论证,因此老子的一些观念表述得并非十分明确。有的上下文也缺乏完整的严密逻辑,因此老子的话语存在着一些不清晰甚至矛盾的地方。这也给不同的人有着不同解读发挥留下了便利。这或许也是《道德经》作为经书神奇而伟大的地方。“大成若缺”、“大巧若拙”,不完美才是完美吧。
现在人们很喜欢说三观这个词,包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老子的世界观既非唯物,也非唯心,而是“道”,一种客观存在的东西,是万事万物的根本法则,它客观存在但又无法直接感知。老子的人生观提倡清心寡欲、朴实无华、利而不害、为而不争,做一个对人们少干预而低调务实的人,老子的价值观是去私去奢,戒骄戒躁、无仁无义、上善若水,凡事顺其自然。
通过对于老子思想体系的梳理,其实我们发现老子的观念非常好懂。《老子》蕴含的思想的确很深奥,很多字词也看不懂,但是只要潜心研究,踏实下心来,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遵循老子本来的思路,不自以为是,那么理解起来就会变得容易了。
我们不能仅从字面意思推论,也不能孤立地看某个句子或某一段落。而是要结合上下文以及全局中心思想来理解老子,这样解释起来就非常顺畅。老子的思想简单总结起来就是“道法自然,无为而治”。老子告诫人们遵循的修行是“抱朴守素,清心寡欲”,老子告诫统治者应该“利而不害,为而不争”。
一些人把《老子》解说得玄乎其神,有一些人把《老子》批评得体无完肤,也有一些人抱着审慎的态度不置可否,还有些人把《老子》当成修身养性的指南,当然更多人的人对于《道德经》是雾里看花,我想凡此种种,都是非常可惜的。希望人们能保持谦卑心态,抛却执拗,从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角度来评价老子的思想,来学习和传播《道德经》。我想这对于我们的社会或者个人都是非常有益的。总之,学习和理解《道德经》,对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悟透其中道理会让我们做起事情来得心应手、从容不迫、自然而然。
本书都看完了,也梳理了相关的知识点。本着从问题出发来学习老子和理解老子,一些问题还需要不断探讨和研究。 比如:
对于老子提出的概念和观点究竟怎么来评价呢?
老子究竟是积极进取,还是消极避世呢?
老子究竟是纯真质朴,还是老谋深算呢?
老子的优点和不足又分别是哪些?
老子的观点在现实世界究竟有多少可行性?
老子的学说与当前时代的结合点在哪里?
我们该以什么态度来面对《道德经》这部书?
关于人生的意义可以从老子那里借鉴到什么?
关于人类可持续发展,老子的思想是可靠的答案吗?
如果老子还活着,他会怎么看待当今的内卷和躺平现象?
这些问题我基本都有了自己的看法,但我暂时不打算写下来,而是待到二十年后,花甲之年,那时再来重新整理和回答这几个问题。如果你也有自己的看法,不妨留言一起探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