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198 lines (138 loc) · 13.5 KB

llm推理latency分析.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198 lines (138 loc) · 13.5 KB
layout title date summary categories
post
llm 推理 latency 分析
2024-09-21 13:00:00 -0700
考虑基于 roofline 模型和的 llm decode 阶段的 latency 分析,对于小 batch 的模型推理,单个 token 的推理 latency 可能受限于 gpu 的内存带宽,即内存读取时间 > 计算时间;对于大 batch,单个 token 的推理 latency 受限于 gpu 的算力,即内存读取时间 > 计算时间。
Transformer

一 latency 估算

基于 roofline 模型和的 llm 推理 decode 阶段的 latency 分析:

  • 对于小 batch 的模型推理,单个 token 的推理 latency 可能受限于 gpu 的内存带宽,即内存读取时间 > 计算时间;
  • 对于大 batch,单个 token 的推理 latency 受限于 gpu 的算力,即内存读取时间 > 计算时间。

另外,本章 Latency 的计算忽略了预填充阶段中计算和读取 kv cache 的时间、读取 umembedding vector 来计算 logits 的时间。预填充阶段对应的就是生成第一个 token 的过程,这个时候需要计算 contextkv cache,所以第一个 tokenlatency (首次延时)会比后面的 token (decode latency)大很多。

前言内容

1.1 decode 阶段 latency 估算公式

解码阶段的每轮 decode latency(非首字时延)的估算公式如下所示

1,对于小 batch size(比如为 1),内存受限。

计算和通信的 latency 计算公式如下(来源Transformer Inference Arithmetic):

$$ \begin{align} \text{compute} = \frac{2\cdot P}{N\cdot A_{bm}} \nonumber \\ \text{comms} = 4\cdot n\cdot 8us \nonumber \\ \end{align} $$

这里 $2P$ 表示权重参数所消耗的内存量,每个参数是两个字节;

2,对于大 batch(比如 512),计算受限:

$$ \begin{align} \text{compute} = B\cdot \frac{2\cdot P}{N\cdot A_{f}} \nonumber \\ \text{comms} = B\cdot \frac{2\cdot 4\cdot n_{layers}\cdot h}{A_c} \nonumber \\ \end{align} $$

  • $N$ 是 GPU 数目
  • $n$ 是 transformer layers 数目
  • $s$ 输入序列长度
  • $h$ embedding 向量的大小,也作 $d_{model}$
  • $A_c$ 是 GPU 之间通信带宽,即卡间带宽
  • $A_{bm}$ 是 GPU 内存带宽
  • $A_f$ 是 GPU 算力
  • $P$ 表示模型(float16)参数量
  • $B$batch size

这里的 $2P$ 表示我们需要执行 $2P$ 次运算。

1.2 prefill 阶段 latency 估算公式

prefill 阶段一般都是计算受限,prefill latency 的理论计算公式(也可复用前面 decode latency):

$$\begin{aligned} \text{compute} = Bs\cdot \frac{2\cdot P}{N\cdot A_{f}} = \frac{s \cdot \text{decode latency}}{A_f/A_{bm}} \\ \text{comms} = Bs\cdot \frac{2\cdot 4\cdot n_{layers}\cdot h}{A_c} \end{aligned} $$

另外,对于明显计算受限 MLP 层其推理计算时间:

$$\text{flops time} = \frac{16h^2s}{N\cdot A_f}$$

举例说明,260B 模型($n = 80, h=16484$)运行在 16张 A100-40GB(A100-40GB 内存带宽为 1.55TB/s) 卡上。对于小批次,生成每个 token 的时间为 22 毫秒:

$$ \begin{align} \text{compute} = \frac{2\cdot P}{N\cdot A_{bm}} \nonumber = \frac{2\cdot260e9}{16\cdot1.5e12}\simeq 0.0217 \simeq 22 \text{ms}\\ \text{comms} = 4\cdot n_{layers}\cdot 8us \nonumber = 4\cdot 80\cdot8us = 2560us\simeq 3\text{ms}\\ \end{align} $$

对于一个批次大小为 512 的大批次,每个 token 生成的计算总时间为 53 ms,加上卡间通信时间 18 ms,总耗时为 71 ms(即在 71 ms 内生成 512 个 token):

$$ \begin{align} \text{compute} = B\frac{2\cdot P}{N\cdot A_{f}} \nonumber = 512\cdot\frac{2\cdot260e9}{16\cdot 312e12}\simeq 0.053 \simeq 53 \text{ms}\\ \text{comms} = B\cdot \frac{2\cdot 4\cdot n_{layers}\cdot h}{A_c} = 512\cdot \frac{8\cdot 80\cdot 16384}{300e9} = \simeq 18\text{ms} \nonumber \end{align} $$

对于自回归模型的推理来说就是,固定 seq_len, 如果 seq_len * bs < ops:byte ratio * gpu_num,即batch_size 范围 的 latency 不明显增加的

二 理论 latency 和实际 latency 的差距

注意,上述公式计算得到理论 latency 只是个理论上限,现实中永远不可能达到这个值,而且现实中 GPU 卡的性能也很少能达到其规格所宣称的数字。

2.1 decode 阶段理论和实际对比

decode 阶段 latency 的理论预估和实际差别,实验设置:

  • 设置是上下文长度 512,批次大小 1(内存受限),输出 10 个 token。
  • 测试模型:llama-13b,模型层数是 $40$,头数也是 $40$,头的维度为 $128$,隐藏层大小为 $5120$
  • 推理框架使用 FasterTransformer 框架进行推理,其使用量内核融合并提供了张量并行方法。使用 1/2 个 H100 gpu 运行。

1,理论分析计算结果:

  • 对于使用 1 个 GPU推理,时间预估为 $16.8$ 毫秒(计算公式:$2\cdot 13 \cdot40\cdot5120^2/1.555e12 = 16.8 \text{ms}$),没有通信开销。
  • 对于使用 2 个 GPU 推理,每生成一个 token,我们预估耗时 $8.4$ 毫秒,通信耗时约为 1 毫秒。

2,llm 的实际推理结果:

  • 1 个 GPU 的 decode latency 实际结果是 22.0 毫秒,表明我们预测值达到了 76% 的准确性。这个差距可以解释,因为部分时间用于中间激活,并且机器也没有达到理论上 100% 的内存带宽。根据模型的维度,性能剖析显示我们最多只能使用大约 90% 的带宽。因此,将预估时间调整为 18.5 毫秒,再加上中间激活(约 2.2 毫秒),总耗时为 20.7 毫秒!剩余的 1.4 毫秒可以归因于子毫秒级的操作,如 token 嵌入、top-(k|p) 操作、低于 90% 的带宽使用率,甚至是内核启动时间,但总体来说,1 个 gpu 的预估时间很接近 FasterTransformer 框架的实际推理 decode latency。
  • 2 个 GPU 的实际结果为 13.5 毫秒,差距较大,只有 62% 的准确性。我们需要检查内存带宽的下降,因为较小的张量通常无法完全利用带宽,2 个 GPU 并行的带宽利用率只有 87%,所以预估时间调整为 9.6 ms。中间激活时间和 1 个 GPU 类似(约 2.4 ms),总耗时为 12 ms。剩余的 1.5 毫秒可以归因于通信,在性能剖析中,每层通信耗时约 40-50 微秒,总通信时间为 1.7 毫秒,到此,理论预估 latency 和实际 latency 的差距(8.4/0.87 + 2.4 + 1.5 = 13.5)完全解释清楚了。

总结:无论是 1/2 个 GPU,中间激活耗时都比预估要高一些(感兴趣的可以利用 nvidia 工具做实验,或者参考别人提供的性能剖析结果)。另外,基准测试中推理的总时间结果是,1 个 GPU 推理: 180.86 ms(prefill time: 45.45ms),2 个 GPU 推理:283.60 ms(prefill time: 63.17 ms)。

2.2 prefill 阶段理论和实际对比

1,理论分析计算结果:

prefill latency 的理论计算如果复用前面 decode latency 计算公式的话,其结果为: $$\text{prefill latency} = \frac{s \cdot \text{decode latency}}{A_f/A_{bm}}$$

前面 decode latency 的分析可知,内存带宽利用率肯定不足 90%,因此 $A_f/A_{bm} = 312e12/(1.5e12*0.9) = 231$

  • 对于 1 个 GPU 设置推理,实际 decode latency 为 22 ms ,则 $22*(512/231) = 48 ms$,计算结果和实际结果 63 ms 不符。
  • 对于 2 个 GPU推理,计算得出 $13.5*(512/231) = 30 ms$,和实际结果 63.17ms 差距更大。

对于 1 个 GPU,部分时间差异可能来自 kv 存储。查看性能剖析,存储 kv 每层大约耗时 18 us,总计 0.7 ms,还有一些内存清零操作耗时 0.2 ms,加起来为 0.9 ms。另外,主要的是 flops 时间差异:

  • 预估 MLP 乘法的 flops 时间(这是受 flops 限制的!)为 $12\times 5120^2\times 512/312e12 = 344us$。而实际最低时间是 476 微秒,说明我们只达到了理论 flops 的 72%。
  • 对于注意力投影层,理论预估时间为 $2\times 5120^2\times 512/312e12 = 86 us$ ,而性能剖析中最低时间是 159 微秒,仅为 54%。这非常糟糕!但好像也符合现实,参见这篇论文的图 14,$512\times 4000\times 4000$ 张量的计算效率不到 $150\text{TFLOPs/s}$

综上分析:实际测试的 prefill/decode latency 和公式理论预估 latency 的差距主要来自:中间激活、线性层的计算效率低于 90%、内存带宽利用率低于 90% 和其他次要因素如 token 嵌入、top-(k|p) 操作和内核启动时间。且对于小 batch decode 阶段会出现明显的内存带宽利用率不足,prefill 阶段会出现明显的算力利用率不足。

三 批次大小对性能影响的分析

通过《英伟达 GPU 性能分析指导》文档可知:模型计算强度越大,其内存使用效率越高,因此应该尽可能让算法/网络层的算术强度高于 gpu 的操作强度,这样才能充分利用 gpu 的算力。

对于 llmdecode 阶段,模型的算术强度近似 = $\frac{B\cdot2\cdot P}{2\cdot P} = B(批量大小)$即 LLM 的算术强度和批量大小近乎成正比关系,在decode 阶段应该尽量增大批量大小,以充分利用 gpu 算力

假设我们使用 A100 GPU,它每秒可以执行 $312 \times 10^{12}$ 次浮点运算(flops),并且内存带宽为每秒 $1.5 \times 10^{12}$ 字节,即 A100 的操作强度为 $A_f/A_{bw} = 208$。对于 llm 的 decode 阶段,只要批量大小大于 208,则推理处于计算受限,计算效率更高。

我们也可以通过比较内存带宽时间和计算时间,来判断是内存带宽受限还是计算 flops 受限,模型内存访问和 decode 计算时间公式如下:

$$ \begin{align} \text{mem boundwidth time} = \frac{2\cdot P}{N\cdot A_{bm}} \nonumber \\ \text{flops time} =B\cdot \frac{2\cdot P}{N\cdot A_{f}} \nonumber \end{align} $$

另外,假设在推理系统中我们能实现计算和 GPU 通信并行处理,则可以得到了一个更为复杂的比率:每字节通信的 flops(前面的 A100 的操作强度对应的是每字节内存访问的 flops)。以下使用张量并行的主要 layer 的通信量、计算量和每字节通信 flops 值表:

flops_per_byte_comms

这是我们 A100 GPU 的每字节通信 flops 值。我们希望上述表格最后一行的值大于硬件的每字节 flops 计算值,这样可以确保系统保持在计算(flops)受限状态(这里先假设内存带宽不是限制因素)。对于 $d_{model} &gt; 1024$ 的模型运行在 A100 上来说,我们的推理是安全高效的!但对于维度为 512 的情况,情况就有些不理想了。

3.1 批次大小对性能影响的实验

batch_size、内存带宽限制 vs 计算限制对 Latency 会有什么影响呢?

在 deepspeed 框架上做自回归模型的推理性能测试实验,下面图标的纵坐标为 (prefill_latency + decode_latency* (output_len - 1) / output_len。

从实验测试结果看,使用 4/8 个 V100 硬件做模型推理(张量并行),输入长度固定,在 batch_size < 16/32,其 latency 不明显增加。即batch_size 范围 的 latency 不明显增加的。实验结果如下:

固定 seq_len=8/20, 如果 seq_len * bs * 模型算术强度 < ops:byte ratio * gpu_num,则batch_size 范围 的 latency 不明显增加的

bs_latency2
bs_latency

上述实验结果 Latency 的理论分析:对于自回归模型的推理,默认推理配置是 use_cache=True固定 seq_len,batch_size 较小时,模型的算术强度较低,模型受到内存带宽限制,Latency 取决于内存读取和 gpu 通信时间,而 batch_size 较小时,kv cache 读写时间较小,而模型权重数据从 HBM 加载到 SRAM 的时间固定,且 > gpu 通信时间,故 latency 不明显增加;当 batch_size 增加到一定程度,模型的算术强度增加,模型受到算力 FLOPS 限制,故此时 Latency 与 batch_size 几乎成正比。

另外,基于上述分析和前面 decode 阶段 mha 层的计算量估计也可知,当 batch_size 和 output_ids_len 比较大时,迭代生成 token 的过程中,后面 token 的 Latency 会大于前面的

token latency
token latency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