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12 lines (6 loc) · 3.44 KB

wen-xue-de-bei-xi.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12 lines (6 loc) · 3.44 KB

文学的悲喜

有一天因为工作上的事情心情不是很好,想看本比较轻松愉快的书。本着看书一定要看好书才不算浪费时间的原则,从我之前看过的和准备看的书单中寻找半天,发现我能想到的这些文学名著中,从《百年孤独》到《西西弗神话》,从王小波到菲茨杰拉德,最终以喜剧结尾的少之又少,而我唯一能想到的是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尽管以喜剧收场,但整本书中也只有最后一章算是比较轻松,其他的部分可别提多虐心。这不由得让我想思考:为什么很大部分的顶尖文学名著,讲述的都是一系列悲情。

我想,回答这个问题有几个角度:我们如何学习?怎么的算作深刻?文学家的自我定位和社会责任。

没有痛苦,就没有意识的觉醒 —— 荣格

记得《西部世界》中,乐园的设计者 阿诺德 通过机器人 多萝西 的经历和成长发现,人们真正开始学习、思考。是在感受到切身的痛苦之后。没有人喜欢痛苦,但痛苦会使人反思,想办法逃避惩罚,下次不再犯类似的错误。进而帮助我们学习、总结生活技能。不仅于此,苦痛亦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源,想想那些人类文明的重大转折点吧:走出山洞、开始农耕、形成城邦、建立帝国、文艺复兴、工业革命、二战。虽然诸如工业革命之类的技术革命具有其偶然性,但总体上来说都是人类的痛点长期积聚,并且一个特定的时刻通过正好出现在那个特定位置的火山口爆发出来,进而改变整个社会面貌。越是剧烈的变革就越使得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或多或少感受到一定的痛楚,不痛不痒是无法真正形成变革的。就像之前流传很广的一个视频,在一次会议上王健林说万达集团要进行互联网转型,拉上的BAT中百度和腾讯一起成立电商公司。马云问他你转型准备付出多大的代价,王健林答其实我们也不打算付出多大代价。转型怎么能不付出代价呢,后来万达电商的样子我们都看到了,鼓丘了几年之后不了了之。

文学家们对社会是有思考的,我觉得这种思考的根源在于,他们需要在他们的作品中或多或少的构建出一个虚拟世界。这个世界可以是比现实更荒诞、跟随现实或者超越现实。就像思想实验一样,在头脑中形成思想,并把这种思想转化成文字流传下来。所以他们比我们正常的普通人会更多的思考社会可能发展的不同程度的改变。民主、自由、独裁、共产主义、马基雅维利、麦肯锡,他们在头脑中可以把这些程度当作变量开关扭来扭去,调解出他们需要的社会形态。这些实验会带给他们一些思考,而这种思考会转化为对现实的投影藏在他们的作品中,他们通过作品为渠道,将这种思考传递给更多人。这些可以是《理想国》那样的乌托邦,或是《局外人》中的那个局外人。他们可以是荒诞的、魔幻的现实的、亦可以是按照真实人物刻画的。他们不断在说明,如果社会或事情发展是这个样子,那么...。要达到促进社会进步的目的,或者达到引发人们的思考和想象,使得文学家们需要将苦痛和悲壮作为工具,文学不是一个放松的地方,一如前文所说的那样,我们需要苦痛方能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