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tifications
You must be signed in to change notification settings - Fork 6
New issue
Have a question about this project? Sign up for a free GitHub account to open an issue and contact its maintainers and the community.
By clicking “Sign up for GitHub”, you agree to our terms of service and privacy statement. We’ll occasionally send you account related emails.
Already on GitHub?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1.2 开源数字公共品 #34
Comments
1、术语和定义1.1 数字公共品 open source遵守隐私及其他适用法律和最佳实践,不造成损害,同时助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开源软件、开放数据、开放人工智能模型、开放标准和开放内容等。 2、标准解读2.1 基本知识(知道)开源模式作用于不同场景衍生出多种概念形态。广为人知的开源软件与闭源软件相对,其概念由OSI(开放源代码促进会)重新定义并推广,强调软件的源代码开放。数字公共产品(Digital Public Goods)一词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Shane Greenstein在2013年提出,他将公共产品的概念从物理世界延伸至数字世界。2020年,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以开源软件为核心,以公益价值为出发点,在美国经济学家Shane Greenstein的基础上,提出了目前广为接受的数字公共产品概念:“尊重隐私和遵守其他适用的国际和国内法律、标准和最佳做法且无害的开源软件、开放数据、开放人工智能模型、开放标准和开放内容。” 随后,数字公共产品联盟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引入到定义中,提出数字公共产品是“开源软件、开放数据、开放人工智能模型、开放标准和开放内容,遵守隐私和其他适用的国际和国内法律、标准和最佳实践,不对他人造成伤害,并与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高度相关。 在联合国数字公共产品联盟制定的标准中,对数字公共产品也有着明确的规范,要求数字公共产品必须证明使用了经过批准的开源许可证。对于开源软件,需要开放式系统互联(OSI)批准许可。对于开放内容,要求使用创作共用许可协议(Creative Commons许可等),对于数据,需要一个开放数据共享许可。 2.2 深入理解(理解)数字公共产品的特性可概括为:先行性和基础性、非竞争性、非排他性、世界性、超越时空。其中,世界性和超越时空性为其独特属性。
3、应用案例(应用)开源模式助推数字公共产品成为数字时代社会公共基础设施,各国纷纷出台相关政策以在未来竞争中抢占先机。法国国务秘书塞德里克·欧先生在2022年2月7日至8日以“构建欧盟数字主权”为主题的会议上呼吁成立一个负责提出欧盟数字公共产品倡议的欧盟工作小组。2022年5月,总部位于罗马的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正式成为数字公共产品联盟的成员,致力于发展和倡导数字公共产品以发展可持续农业粮食体系。2022年7月,印度Infosys Technologies联合创始人兼董事长Nandan Nilekan表示,有50多个国家希望实施数字公共产品,法国、阿联酋和新加坡等三个国家已经签署了采用印度开放数字平台的谅解备忘录。 数字公共产品对于释放数字技术的巨大潜力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至关重要。当前数字公共产品已经在多个领域发挥出巨大价值。在公共卫生方面,2014—2015年西非爆发埃博拉疫情期间,以开放数据为代表的数字公共产品在遏制病毒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非洲当局依据疫情区域移动手机中的数据信息,绘制了该区域典型人口迁移的详细地图,确定了建立治疗中心的最佳地点,有效控制疫情发展。在数字支付方面,数字公共产品在确保政府快速安全地发放社会援助方面可以发挥的重要作用。在新冠大流行的社会背景下,全球100多个国家宣布扩大社会援助支付计划,2020年世界银行启动G2Px倡议,旨在建立开放标准,制定最佳做法,并提供上游技术援助,以从根本上改善G2P(政府对个人)支付现状,目前已累计向34个国家提供了技术援助。在全球粮农方面,数字公共产品有效促进全球粮食及农业数字化工作加速推进。2023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已加入数字公共产品联盟,旨在积极影响粮食和农业生态系统,以创建和使用数字公共产品,并创建粮农组织数字公共产品框架。 4、总结基于以上论述,对数字公共品作出如下完整定义:数字公共品是指那些通过互联网提供的资源或服务,像软件、数据、知识等,人人都可以免费使用、共享和改进,不受地域或时间的限制。它们类似于公共设施,能够为社会带来广泛的利益。 5、推荐阅读6、参考资料 |
开源模式作用于不同场景衍生出多种概念形态。广为人知的开源软件与闭源软件相对,其概念由OSI(开放源代码促进会)重新定义并推广,强调软件的源代码开放。数字公共产品(Digital Public Goods)一词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Shane Greenstein在2013年提出,他将公共产品的概念从物理世界延伸至数字世界。2020年,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以开源软件为核心,以公益价值为出发点,在美国经济学家Shane Greenstein的基础上,提出了目前广为接受的数字公共产品概念:“尊重隐私和遵守其他适用的国际和国内法律、标准和最佳做法且无害的开源软件、开放数据、开放人工智能模型、开放标准和开放内容。”
随后,数字公共产品联盟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引入到定义中,提出数字公共产品是“开源软件、开放数据、开放人工智能模型、开放标准和开放内容,遵守隐私和其他适用的国际和国内法律、标准和最佳实践,不对他人造成伤害,并与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高度相关。
在联合国数字公共产品联盟制定的标准中,对数字公共产品也有着明确的规范,要求数字公共产品必须证明使用了经过批准的开源许可证。对于开源软件,需要开放式系统互联(OSI)批准许可。对于开放内容,要求使用创作共用许可协议(Creative Commons许可等),对于数据,需要一个开放数据共享许可。
数字公共产品的特性可概括为:先行性和基础性、非竞争性、非排他性、世界性、超越时空。其中,世界性和超越时空性为其独特属性。
先行性和基础性:数字公共产品可以提供满足社会生产生活所必须的基础公共服务,若缺少这些基础公共服务,其他社会活动(主要指直接生产经营活动)便难以生产或提供。
非竞争性:一部分人对数字公共产品的消费不会影响另一些人对该产品的消费,一部分人从这一产品中受益也不会影响其他人从这一产品中受益,即受益对象之间不存在利益冲突,增加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为零。
非排他性:在技术上不可能将把某部分人排除在数字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之外。任何人都不能用拒绝付款或其他办法来把自己所不喜欢的数字公共物品或服务排除在其享用范围之外。
世界性:数字公共产品依赖于互联网,从诞生之初就具备世界性,能够被不同国家及地区的人们通过网络获得和使用。
跨越时空性:数字公共产品跨越了物理空间的限制,能够促进不同区域间在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等多个维度的发展,缩减数字鸿沟。
开源模式助推数字公共产品成为数字时代社会公共基础设施,各国纷纷出台相关政策以在未来竞争中抢占先机。法国国务秘书塞德里克·欧先生在2022年2月7日至8日以“构建欧盟数字主权”为主题的会议上呼吁成立一个负责提出欧盟数字公共产品倡议的欧盟工作小组。2022年5月,总部位于罗马的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正式成为数字公共产品联盟的成员,致力于发展和倡导数字公共产品以发展可持续农业粮食体系。2022年7月,印度Infosys Technologies联合创始人兼董事长Nandan Nilekan表示,有50多个国家希望实施数字公共产品,法国、阿联酋和新加坡等三个国家已经签署了采用印度开放数字平台的谅解备忘录。
数字公共产品对于释放数字技术的巨大潜力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至关重要。当前数字公共产品已经在多个领域发挥出巨大价值。在公共卫生方面,2014—2015年西非爆发埃博拉疫情期间,以开放数据为代表的数字公共产品在遏制病毒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非洲当局依据疫情区域移动手机中的数据信息,绘制了该区域典型人口迁移的详细地图,确定了建立治疗中心的最佳地点,有效控制疫情发展。在数字支付方面,数字公共产品在确保政府快速安全地发放社会援助方面可以发挥的重要作用。在新冠大流行的社会背景下,全球100多个国家宣布扩大社会援助支付计划,2020年世界银行启动G2Px倡议,旨在建立开放标准,制定最佳做法,并提供上游技术援助,以从根本上改善G2P(政府对个人)支付现状,目前已累计向34个国家提供了技术援助。在全球粮农方面,数字公共产品有效促进全球粮食及农业数字化工作加速推进。2023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已加入数字公共产品联盟,旨在积极影响粮食和农业生态系统,以创建和使用数字公共产品,并创建粮农组织数字公共产品框架。
根据联合国《数字合作路线图》,数字公共产品是指遵守隐私及其他适用法律和最佳实践,不造成损害,同时助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开源软件、开放数据、开放人工智能模型、开放标准和开放内容等。作为数字经济的公共基础设施,数字公共产品正成为重塑经济结构、变革治理模式、改变竞争格局的重要力量。
(一)数字公共产品推动提升国家数字能力。
数字公共产品在完善数字政府功能、重塑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提升社会治理能力上具有积极作用。当前,数字化转型的重点内容之一是建设稳定高速、互联互通、全面覆盖的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如国家支付、医疗保障和身份识别系统等。为适应未来发展挑战,政府部门需要进一步加快“数字政府”建设,从追求业务流程的数字化和信息化升级为以数据驱动的平台智能化与治理现代化。
数字公共产品还是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针对数字技术领域头部科技企业垄断性的工具与技术服务的替代方案。各类科技企业在承接、协助政府部门构建数字公共基础设施的过程中,事实上具备了影响国家级数字系统设计、建设、使用、维护和更新的能力。如果在开展技术选型和架构设计时,能将数字公共产品纳入考虑,可有效化解专有供应商控制核心技术的模式困境,甚至还能更好地满足业务需求。
(二)数字公共产品促进全球数字创新协作。
数字公共产品在增加就业、带动贸易、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具有良好效益,有助于全面加速数字化转型步伐、推动全球经济复苏。在数字化转型进程中,充分优质的数字公共产品供给,一方面有助于各国建立必要的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和数据系统,调和数字技术供需矛盾、消除数字鸿沟;另一方面也将极大推动世界各国开展数字化转型的多边协调与合作,促进全球数字创新协作,进一步释放数字化转型的变革与发展潜力。
(三)数字公共产品为国内开源项目创造机遇。
开源作为科技创新重要的协作模式,已成为推动全球信息技术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数字公共品的典型生产供给方式。开源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数字技术的潜力,特别是在促进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以及芯片等底层基础软硬件协同研发应用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对于国家重大数字公共设施建设,可以适当为国内开源项目提供参与机会,加快这些项目的发展和成长,快速提升成熟度。目前,我国已通过参与开源创新模式逐步构建起较为健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体系,但是与国际开源形势相比,国内开源项目和开源社区相对比较碎片化。有了重大项目牵引,就可以更好地集中这些开源的力量,打造开放社区与全球开发者共同构建一个开放、多元和架构包容的软件生态体系,加快形成关键软件技术生态与产业新优势。
http://science.china.com.cn/2024-06/03/content_42814824.htm
http://www.xinhuanet.com/tech/20230606/023f90cab4a24975896cbe0f61aba77d/c.html
The text was updated successfully, but these errors were encounte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