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New issue

Have a question about this project? Sign up for a free GitHub account to open an issue and contact its maintainers and the community.

By clicking “Sign up for GitHub”, you agree to our terms of service and privacy statement. We’ll occasionally send you account related emails.

Already on GitHub?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1.2 开源数字公共品 #34

Open
PureNatural opened this issue Sep 10, 2024 · 2 comments
Open

1.2 开源数字公共品 #34

PureNatural opened this issue Sep 10, 2024 · 2 comments
Labels

Comments

@PureNatural
Copy link

  • 数字公共产品的定义

开源模式作用于不同场景衍生出多种概念形态。广为人知的开源软件与闭源软件相对,其概念由OSI(开放源代码促进会)重新定义并推广,强调软件的源代码开放。数字公共产品(Digital Public Goods)一词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Shane Greenstein在2013年提出,他将公共产品的概念从物理世界延伸至数字世界。2020年,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以开源软件为核心,以公益价值为出发点,在美国经济学家Shane Greenstein的基础上,提出了目前广为接受的数字公共产品概念:“尊重隐私和遵守其他适用的国际和国内法律、标准和最佳做法且无害的开源软件、开放数据、开放人工智能模型、开放标准和开放内容。”
image
随后,数字公共产品联盟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引入到定义中,提出数字公共产品是“开源软件、开放数据、开放人工智能模型、开放标准和开放内容,遵守隐私和其他适用的国际和国内法律、标准和最佳实践,不对他人造成伤害,并与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高度相关。

在联合国数字公共产品联盟制定的标准中,对数字公共产品也有着明确的规范,要求数字公共产品必须证明使用了经过批准的开源许可证。对于开源软件,需要开放式系统互联(OSI)批准许可。对于开放内容,要求使用创作共用许可协议(Creative Commons许可等),对于数据,需要一个开放数据共享许可。

  • 数字公共产品特性

数字公共产品的特性可概括为:先行性和基础性、非竞争性、非排他性、世界性、超越时空。其中,世界性和超越时空性为其独特属性。

先行性和基础性:数字公共产品可以提供满足社会生产生活所必须的基础公共服务,若缺少这些基础公共服务,其他社会活动(主要指直接生产经营活动)便难以生产或提供。

非竞争性:一部分人对数字公共产品的消费不会影响另一些人对该产品的消费,一部分人从这一产品中受益也不会影响其他人从这一产品中受益,即受益对象之间不存在利益冲突,增加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为零。

非排他性:在技术上不可能将把某部分人排除在数字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之外。任何人都不能用拒绝付款或其他办法来把自己所不喜欢的数字公共物品或服务排除在其享用范围之外。

世界性:数字公共产品依赖于互联网,从诞生之初就具备世界性,能够被不同国家及地区的人们通过网络获得和使用。

跨越时空性:数字公共产品跨越了物理空间的限制,能够促进不同区域间在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等多个维度的发展,缩减数字鸿沟。

  • 开源凸显数字公共产品价值

开源模式助推数字公共产品成为数字时代社会公共基础设施,各国纷纷出台相关政策以在未来竞争中抢占先机。法国国务秘书塞德里克·欧先生在2022年2月7日至8日以“构建欧盟数字主权”为主题的会议上呼吁成立一个负责提出欧盟数字公共产品倡议的欧盟工作小组。2022年5月,总部位于罗马的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正式成为数字公共产品联盟的成员,致力于发展和倡导数字公共产品以发展可持续农业粮食体系。2022年7月,印度Infosys Technologies联合创始人兼董事长Nandan Nilekan表示,有50多个国家希望实施数字公共产品,法国、阿联酋和新加坡等三个国家已经签署了采用印度开放数字平台的谅解备忘录。

数字公共产品对于释放数字技术的巨大潜力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至关重要。当前数字公共产品已经在多个领域发挥出巨大价值。在公共卫生方面,2014—2015年西非爆发埃博拉疫情期间,以开放数据为代表的数字公共产品在遏制病毒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非洲当局依据疫情区域移动手机中的数据信息,绘制了该区域典型人口迁移的详细地图,确定了建立治疗中心的最佳地点,有效控制疫情发展。在数字支付方面,数字公共产品在确保政府快速安全地发放社会援助方面可以发挥的重要作用。在新冠大流行的社会背景下,全球100多个国家宣布扩大社会援助支付计划,2020年世界银行启动G2Px倡议,旨在建立开放标准,制定最佳做法,并提供上游技术援助,以从根本上改善G2P(政府对个人)支付现状,目前已累计向34个国家提供了技术援助。在全球粮农方面,数字公共产品有效促进全球粮食及农业数字化工作加速推进。2023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已加入数字公共产品联盟,旨在积极影响粮食和农业生态系统,以创建和使用数字公共产品,并创建粮农组织数字公共产品框架。

  • 数字公共产品是构建开放创新生态的关键

  根据联合国《数字合作路线图》,数字公共产品是指遵守隐私及其他适用法律和最佳实践,不造成损害,同时助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开源软件、开放数据、开放人工智能模型、开放标准和开放内容等。作为数字经济的公共基础设施,数字公共产品正成为重塑经济结构、变革治理模式、改变竞争格局的重要力量。

  (一)数字公共产品推动提升国家数字能力。

  数字公共产品在完善数字政府功能、重塑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提升社会治理能力上具有积极作用。当前,数字化转型的重点内容之一是建设稳定高速、互联互通、全面覆盖的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如国家支付、医疗保障和身份识别系统等。为适应未来发展挑战,政府部门需要进一步加快“数字政府”建设,从追求业务流程的数字化和信息化升级为以数据驱动的平台智能化与治理现代化。

  数字公共产品还是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针对数字技术领域头部科技企业垄断性的工具与技术服务的替代方案。各类科技企业在承接、协助政府部门构建数字公共基础设施的过程中,事实上具备了影响国家级数字系统设计、建设、使用、维护和更新的能力。如果在开展技术选型和架构设计时,能将数字公共产品纳入考虑,可有效化解专有供应商控制核心技术的模式困境,甚至还能更好地满足业务需求。

  (二)数字公共产品促进全球数字创新协作。

  数字公共产品在增加就业、带动贸易、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具有良好效益,有助于全面加速数字化转型步伐、推动全球经济复苏。在数字化转型进程中,充分优质的数字公共产品供给,一方面有助于各国建立必要的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和数据系统,调和数字技术供需矛盾、消除数字鸿沟;另一方面也将极大推动世界各国开展数字化转型的多边协调与合作,促进全球数字创新协作,进一步释放数字化转型的变革与发展潜力。

  (三)数字公共产品为国内开源项目创造机遇。

  开源作为科技创新重要的协作模式,已成为推动全球信息技术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数字公共品的典型生产供给方式。开源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数字技术的潜力,特别是在促进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以及芯片等底层基础软硬件协同研发应用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对于国家重大数字公共设施建设,可以适当为国内开源项目提供参与机会,加快这些项目的发展和成长,快速提升成熟度。目前,我国已通过参与开源创新模式逐步构建起较为健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体系,但是与国际开源形势相比,国内开源项目和开源社区相对比较碎片化。有了重大项目牵引,就可以更好地集中这些开源的力量,打造开放社区与全球开发者共同构建一个开放、多元和架构包容的软件生态体系,加快形成关键软件技术生态与产业新优势。

http://science.china.com.cn/2024-06/03/content_42814824.htm
http://www.xinhuanet.com/tech/20230606/023f90cab4a24975896cbe0f61aba77d/c.html

@PureNatural
Copy link
Author

PureNatural commented Sep 11, 2024

开源(1.1)数字公共产品是指遵守隐私及适用法律、无害且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开源软件、开放数据、开放人工智能模型、开放标准和开放内容等数字化资源。

开源数字公共产品(Digital Public Goods, DPGs)是指基于开源技术与模式,能够被公众广泛使用、符合国际法律及隐私标准、无害且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数字化资源。这一概念从传统公共产品理论延伸而来,融合了开源精神、数字化特性及公益价值,为推动全球数字化转型和社会进步提供了重要基础设施。

image

开源数字公共产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开源软件:这是指源代码可以公开获取、修改和分发的软件。开源软件允许用户在不受限制的情况下使用和改进软件,从而促进技术创新和合作。典型的开源软件如Linux操作系统和Apache HTTP服务器等,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础技术支持。

  2. 开放数据:开放数据是指任何人可以自由访问、使用、修改和共享的数据集,通常由政府、企业或科研机构发布。开放数据支持透明度和创新,在公共政策、科学研究和商业分析中具有重要价值。例如,世界银行和联合国提供的开放数据集,有助于全球社会在可持续发展领域做出明智决策。

  3. 开放人工智能模型:这类公共资源包括任何人都可以访问和使用的预训练AI模型。这些模型降低了进入人工智能领域的门槛,使得开发者能够快速创建AI应用,推动社会各界在医疗、教育等领域的创新,并推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一个典型的例子是OpenAI发布的GPT模型。

  4. 开放标准:开放标准是指没有专有权限制的技术规范,允许不同系统、设备和平台之间的互操作性。通过采用开放标准,数字基础设施可以更加高效和公平地发展,促进全球协作和技术共享。例如,HTML和TCP/IP协议是推动互联网发展的核心开放标准。

  5. 开放内容:开放内容包括任何人都可以自由使用和共享的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数字资源,通常以开源许可发布。开放内容通过知识共享、文化传播等方式推动教育和创新,如维基百科和Creative Commons授权下的作品,有助于信息公平和文化多样性。

  6. 开放科学:开放科学倡导科学研究的透明性和共享性,包括公开数据、实验方法、结果和科研论文,促进全球范围内的协作和知识共享,提升科学的可验证性和创新速度。

  7. 开放硬件:开放硬件指的是任何设计公开的物理产品或设备,允许他人自由获取、修改和使用硬件的设计规范和制造工艺,推动创新和社区协作,尤其是在制造业和工程领域。

一、开源数字公共产品的定义与发展

数字公共产品概念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Shane Greenstein于2013年提出,他将公共产品的传统定义从物理世界延展至数字领域。传统的公共产品指的是那些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的产品,如道路、国防等。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产品逐渐具备了类似的公共属性,能够被广泛使用且不会因个别使用者的消费而减少其他人获取的机会。

在这一背景下,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于2020年基于Shane Greenstein的理论,提出了一个广为接受的数字公共产品定义:“开源软件、开放数据、开放人工智能模型、开放标准和开放内容,需尊重隐私并遵守国际与国内相关法律、标准与最佳实践,且这些资源不会对使用者造成伤害。”这一定义明确了开源数字公共产品的关键属性,强调了其公益性、开放性及安全性。

二、开源数字公共产品的核心特性

  1. 非竞争性

    开源数字公共产品具备非竞争性,这意味着其使用不会因为某一部分人的消费而对其他人造成影响。例如,一个人下载并使用开源软件,不会限制其他人使用该软件的权利。这种特性确保了开源产品的普遍可得性和持续效用。

  2. 非排他性

    数字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即在技术上几乎不可能排除特定群体或个人的使用。这意味着,无论是开源软件、开放数据,还是人工智能模型,任何人都可以免费或以较低的门槛获取和使用。以开放数据为例,全球的研究人员、政策制定者可以通过共享的开放数据做出决策或进行分析,不存在特定人群被排除在使用之外的情况。

  3. 世界性与跨越时空性

    数字公共产品的另一显著特性是它的世界性和跨越时空性。依托互联网,开源的数字公共产品能够打破国家和地域的界限,被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用户获取和使用。同时,数字公共产品不受时间限制,能够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更新和使用。其全球性与无时空限制的特性,使得这些产品在全球范围内推动知识共享、资源互通。

  4. 先行性与基础性

    开源数字公共产品具备基础性,能够为社会提供重要的公共服务。这些服务构成了数字经济的基础,无论是数字支付系统、开源医疗软件,还是开放人工智能模型,都能够为社会的生产与生活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它们在国家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政府、企业和个人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三、开源数字公共产品的价值

  1. 推动数字化转型

    开源数字公共产品是全球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推动力。各国在加速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时,往往依赖于开放、透明且能够广泛应用的数字工具。以开源软件为例,政府可以利用这些开源工具搭建数字支付系统、社会保障系统和身份识别系统,推动国家数字政府的建设与社会治理现代化。同时,这些公共产品还能帮助国家减少对特定专有技术的依赖,推动自主技术的发展。

  2. 促进全球协作与创新

    开源模式的核心在于协作与共享。开源数字公共产品不仅为各国提供了通用的技术工具,也推动了全球数字化的多边协调与合作。通过共享代码、开放标准与数据,各国能够在技术创新上开展深入合作。例如,在抗击全球性疫情的过程中,许多国家通过共享开放数据和模型,制定了应对措施。数字公共产品通过这种协作模式,有效推动了全球经济复苏与数字化创新。

  3. 减少数字鸿沟

    开源数字公共产品的广泛使用能够有效减少数字鸿沟,特别是对于那些经济发展不平衡、技术能力不足的国家或地区。通过共享的数字资源,这些国家能够借助开源软件和开放数据提升本国的技术能力。例如,在数字支付领域,世界银行通过G2Px倡议推动政府对个人(G2P)支付系统的标准化建设,确保政府能够以数字方式快速、安全地发放社会援助,帮助低收入人群获得数字福利。

  4. 应对全球性挑战

    数字公共产品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其技术性上,还体现在应对全球性挑战中的应用。例如,在应对公共卫生危机时,开放数据和模型能够帮助各国更好地预测疫情发展并制定响应措施。2014-2015年西非爆发埃博拉疫情时,非洲的公共卫生部门利用开放数据绘制了疫情区的人员流动图,帮助决定治疗中心的最佳位置,极大地减少了疫情的扩散。类似的例子也出现在新冠大流行期间,开放数据和公共技术平台在全球抗疫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开源数字公共产品的应用场景

  1. 公共卫生

    数字公共产品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应用极为广泛。通过开放数据、开源医疗软件和人工智能模型,政府与科研机构可以快速应对疫情暴发、优化医疗资源配置。例如,在疫情期间,开源软件被广泛应用于疫情跟踪和预测模型的开发,开放数据帮助政府做出基于科学的数据驱动决策。

  2. 数字支付

    开源数字公共产品也在数字支付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地区,开源技术为政府和企业提供了低成本的解决方案,帮助他们搭建数字支付基础设施。2020年,世界银行启动的G2Px项目,旨在通过建立开放标准来优化政府向个人支付的效率,确保社会援助能够迅速、精准地发放到最需要的人群手中。

  3. 农业与粮食安全

    作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公共产品在农业与粮食安全方面的应用同样引人注目。联合国粮农组织已经成为数字公共产品联盟的成员,旨在通过开放数据与开源平台推动全球农业的数字化发展,帮助农民更好地利用科技提升产量、优化农业生产链。

五、开源数字公共产品的未来

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开源数字公共产品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未来,各国可以通过政策支持、资源投入以及国际合作,进一步推动这些产品的发展与应用。开源模式将继续成为数字公共产品创新的重要推动力,推动各国构建开放、包容的数字生态系统。

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不断推进,开源数字公共产品不仅将助力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还将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公共卫生危机和贫困等问题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通过开放协作的创新生态,开源数字公共产品将推动全球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协同发展,为实现更加公平、可持续的未来提供强大助力。

@PureNatural PureNatural changed the title 开源数字公共品 1.2 开源数字公共品 Sep 11, 2024
@PureNatural
Copy link
Author

1、术语和定义

1.1 数字公共品 open source

遵守隐私及其他适用法律和最佳实践,不造成损害,同时助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开源软件、开放数据、开放人工智能模型、开放标准和开放内容等。

2、标准解读

2.1 基本知识(知道)

开源模式作用于不同场景衍生出多种概念形态。广为人知的开源软件与闭源软件相对,其概念由OSI(开放源代码促进会)重新定义并推广,强调软件的源代码开放。数字公共产品(Digital Public Goods)一词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Shane Greenstein在2013年提出,他将公共产品的概念从物理世界延伸至数字世界。2020年,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以开源软件为核心,以公益价值为出发点,在美国经济学家Shane Greenstein的基础上,提出了目前广为接受的数字公共产品概念:“尊重隐私和遵守其他适用的国际和国内法律、标准和最佳做法且无害的开源软件、开放数据、开放人工智能模型、开放标准和开放内容。”

随后,数字公共产品联盟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引入到定义中,提出数字公共产品是“开源软件、开放数据、开放人工智能模型、开放标准和开放内容,遵守隐私和其他适用的国际和国内法律、标准和最佳实践,不对他人造成伤害,并与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高度相关。

在联合国数字公共产品联盟制定的标准中,对数字公共产品也有着明确的规范,要求数字公共产品必须证明使用了经过批准的开源许可证。对于开源软件,需要开放式系统互联(OSI)批准许可。对于开放内容,要求使用创作共用许可协议(Creative Commons许可等),对于数据,需要一个开放数据共享许可。

2.2 深入理解(理解)

数字公共产品的特性可概括为:先行性和基础性、非竞争性、非排他性、世界性、超越时空。其中,世界性和超越时空性为其独特属性。

  • 先行性和基础性:数字公共产品可以提供满足社会生产生活所必须的基础公共服务,若缺少这些基础公共服务,其他社会活动(主要指直接生产经营活动)便难以生产或提供。
  • 非竞争性:一部分人对数字公共产品的消费不会影响另一些人对该产品的消费,一部分人从这一产品中受益也不会影响其他人从这一产品中受益,即受益对象之间不存在利益冲突,增加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为零。
  • 非排他性:在技术上不可能将把某部分人排除在数字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之外。任何人都不能用拒绝付款或其他办法来把自己所不喜欢的数字公共物品或服务排除在其享用范围之外。
  • 世界性:数字公共产品依赖于互联网,从诞生之初就具备世界性,能够被不同国家及地区的人们通过网络获得和使用。
  • 跨越时空性:数字公共产品跨越了物理空间的限制,能够促进不同区域间在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等多个维度的发展,缩减数字鸿沟。

3、应用案例(应用)

开源模式助推数字公共产品成为数字时代社会公共基础设施,各国纷纷出台相关政策以在未来竞争中抢占先机。法国国务秘书塞德里克·欧先生在2022年2月7日至8日以“构建欧盟数字主权”为主题的会议上呼吁成立一个负责提出欧盟数字公共产品倡议的欧盟工作小组。2022年5月,总部位于罗马的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正式成为数字公共产品联盟的成员,致力于发展和倡导数字公共产品以发展可持续农业粮食体系。2022年7月,印度Infosys Technologies联合创始人兼董事长Nandan Nilekan表示,有50多个国家希望实施数字公共产品,法国、阿联酋和新加坡等三个国家已经签署了采用印度开放数字平台的谅解备忘录。

数字公共产品对于释放数字技术的巨大潜力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至关重要。当前数字公共产品已经在多个领域发挥出巨大价值。在公共卫生方面,2014—2015年西非爆发埃博拉疫情期间,以开放数据为代表的数字公共产品在遏制病毒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非洲当局依据疫情区域移动手机中的数据信息,绘制了该区域典型人口迁移的详细地图,确定了建立治疗中心的最佳地点,有效控制疫情发展。在数字支付方面,数字公共产品在确保政府快速安全地发放社会援助方面可以发挥的重要作用。在新冠大流行的社会背景下,全球100多个国家宣布扩大社会援助支付计划,2020年世界银行启动G2Px倡议,旨在建立开放标准,制定最佳做法,并提供上游技术援助,以从根本上改善G2P(政府对个人)支付现状,目前已累计向34个国家提供了技术援助。在全球粮农方面,数字公共产品有效促进全球粮食及农业数字化工作加速推进。2023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已加入数字公共产品联盟,旨在积极影响粮食和农业生态系统,以创建和使用数字公共产品,并创建粮农组织数字公共产品框架。

4、总结

基于以上论述,对数字公共品作出如下完整定义:数字公共品是指那些通过互联网提供的资源或服务,像软件、数据、知识等,人人都可以免费使用、共享和改进,不受地域或时间的限制。它们类似于公共设施,能够为社会带来广泛的利益。

5、推荐阅读

6、参考资料

  1. http://science.china.com.cn/2024-06/03/content_42814824.htm
  2. http://www.xinhuanet.com/tech/20230606/023f90cab4a24975896cbe0f61aba77d/c.html
  3. https://www.un.org/techenvoy/zh/content/digital-public-goods

@wj23027 wj23027 added the 基础 label Oct 17, 2024
Sign up for free to join this conversation on GitHub. Already have an account? Sign in to comment
Labels
Projects
None yet
Development

No branches or pull requests

2 participa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