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229 lines (165 loc) · 10.1 KB

macOS上的汇编入门(十三)——从编译到执行.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229 lines (165 loc) · 10.1 KB

作为这一系列文章中的最后一篇,这篇文章我打算讨论的是从编译到执行的全过程。因为许多地方都是要有了汇编的基础知识以后才方便讨论,所以我把它放到了最后一篇。

编译

编译并不是对汇编代码来说的,而是对更高级的语言,如C、C++来说的。如果一个语言最终的编译结果是可执行文件,那么它一定会先被编译为汇编语言,然后再被汇编、链接为可执行文件。对于C和C++来说,大部分的编译器都支持输出汇编结果。比如说对于test.c, 我们想查看其编译后的汇编代码,只需要在命令行中键入

clang test.c -S -o test.s

然后就会生成一个包含其汇编代码的test.s文件。

研究编译器生成的汇编代码很有意义。因为现代的编译器,其都针对不同的平台、架构有许多优化,这对于我们写汇编代码是很有意义的。比如说,对

return 0;

的编译结果,是

xorl	%eax, %eax
retq

事实上,通过异或自身来清零这一操作,在任何架构上都是最高效的。

汇编

所谓汇编,就是输入我们的汇编代码,输出目标文件。什么是目标文件呢?假设我们有一个汇编文件test.s, 然后我们利用

as test.s -o test.o

生成一个test.o文件。然后,我们在终端下利用file指令查看其文件类型:

$ file test.o
test.o: Mach-O 64-bit object x86_64

可以看到, 这个文件是object, 也就是目标文件。

那么,目标文件是做什么用的呢?要了解这个,首先我们需要知道「汇编」这一步骤究竟做了什么。

我们知道,汇编语言可以看作机器码的human-readable版本。因此,从最直观来看,汇编只需要把汇编代码翻译为机器码就ok了,也就是汇编代码直接变成可执行文件。这个粗略来看是对的,对于大多数代码来说,确实直接翻译为机器码就好了。但是,如果真的是这样,随着人们写的代码越来越多,汇编器的有一项工作的负担就越来越重——翻译符号。我们之前在汇编语言中大量运用了标签,一个标签就对应一个地址。此外,我们也可以引用别的文件、动态链接库的标签。因此,对于一个标签,其可能的情况有好多好多种。所以,人们就把这部分功能从汇编器中解放出来,同时,汇编器就变成了对于一个汇编文件,输出其目标文件。目标文件几乎包含的就是可执行文件中的机器码,但是标签部分却是空缺的。其会把所有遇到的符号放到一个符号表中,以便查阅。

举个例子,我们现在有两个汇编程序test.stmp.s, 其代码分别如下:

tmp.s:

# tmp.s
    .data
    .globl  tmp_var
tmp_var:    .quad   0x114514

    .text
    .globl  _tmp_func
_tmp_func:
    retq

test.s:

# test.s
	.data
var:	.asciz	"hello, world!\n"

	.text
	.globl	_main
_func:
	retq

_main:
	pushq	%rbp

	callq	_func	# internal call
	leaq	var(%rip), %rdi	# internal variable
	movb	$0, %al
	callq	_printf	# dylib call
	movq	tmp_var(%rip), %rdi	# external variable
	callq	_tmp_func	# external variable

	popq	%rbp
	movq	$0, %rax
	retq

其中主函数位于test.s. 且test.s分别包含了对本文件下函数的调用、本文件下变量的访问、动态链接库中函数的调用、外部文件中函数的调用和外部文件中变量的访问。

我们在终端中依次键入

as test.s -o test.o
as tmp.s -o tmp.o

得到两个目标文件。我们利用

otool -v -t test.o

可以查看test.o文件中__TEXT__text节的代码:

test.o:
(__TEXT,__text) section
_func:
0000000000000000	retq
_main:
0000000000000001	pushq	%rbp
0000000000000002	callq	0x7
0000000000000007	leaq	(%rip), %rdi
000000000000000e	movb	$0x0, %al
0000000000000010	callq	0x15
0000000000000015	movq	(%rip), %rdi
000000000000001c	callq	0x21
0000000000000021	popq	%rbp
0000000000000022	movq	$0x0, %rax
0000000000000029	retq

同时,我们在终端中键入

nm -n -m test.o

可以查看test.o的符号表:

                 (undefined) external _printf
                 (undefined) external _tmp_func
                 (undefined) external tmp_var
0000000000000000 (__TEXT,__text) non-external _func
0000000000000001 (__TEXT,__text) external _main
000000000000002a (__DATA,__data) non-external var

可以看到,对于本文件中定义的符号,符号表中已经有了位置,同时依据是否用.globl声明区分为external和non-external. 对于未在本文件中定义的符号,都是undefined.

链接

之前我们讲到的符号定位的功能,就是链接的作用。链接器接收多个目标文件,最终输出为一个可执行文件。对于刚刚我们生成的两个目标文件test.otmp.o, 我们在终端中键入

ld test.o tmp.o -o test -lSystem

得到可执行文件test. 我们利用otool查看其__TEXT__text节的代码为:

test:
(__TEXT,__text) section
_func:
0000000100000f6b	retq
_main:
0000000100000f6c	pushq	%rbp
0000000100000f6d	callq	0x100000f6b
0000000100000f72	leaq	0x1097(%rip), %rdi
0000000100000f79	movb	$0x0, %al
0000000100000f7b	callq	0x100000f96
0000000100000f80	movq	0x1098(%rip), %rdi
0000000100000f87	callq	0x100000f95
0000000100000f8c	popq	%rbp
0000000100000f8d	movq	$0x0, %rax
0000000100000f94	retq
_tmp_func:
0000000100000f95	retq

可以看到,链接器将两个目标文件的段合并了。同一个段同一个节中的代码被放在了一起。此外,之前标签处占位的地址,现在也变成了正确的地址。

接着,我们利用nm查看其符号表:

                 (undefined) external _printf (from libSystem)
                 (undefined) external dyld_stub_binder (from libSystem)
0000000100000000 (__TEXT,__text) [referenced dynamically] external __mh_execute_header
0000000100000f6b (__TEXT,__text) non-external _func
0000000100000f6c (__TEXT,__text) external _main
0000000100000f95 (__TEXT,__text) external _tmp_func
0000000100002008 (__DATA,__data) non-external __dyld_private
0000000100002010 (__DATA,__data) non-external var
000000010000201f (__DATA,__data) external tmp_var

其中多出来的dyld_stub_binder等只是为了动态链接,我们暂时不考虑。我们发现,之前处于undefined状态的_tmp_functmp_var现在已经被定义了。而且_printf这样的动态链接库中的函数,也被确定是from libSystem了。这就是链接器的主要作用。

动态链接

我刚刚上面多次提到了动态链接库,那么,动态链接究竟是什么呢?

首先,我们考虑一个问题。我们知道,有许多库函数如_printf等都是十分常用的,所以许多文件在链接时都要链接包含这些库函数的文件。那么,如果我们的这些库函数像上面的汇编过程一样,包含在某些.o文件中,比如说lib.o. 那么,作为链接器,ld会将这些实现_printf的汇编代码合并到最终的可执行文件中。当可执行文件执行的时候,又会将这部分代码放到内存中。那么,假设我们同时运行10个链接了lib.o的可执行文件,那么,内存中同样的代码有10份。这显然是不可以接受的。

此外,还有一个问题。我们知道,系统是不断升级的。那么,系统提供的库函数也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升级。如果所有的库函数都像上面描述的那样,作为代码直接写死到可执行文件里面去,那么,每次升级过后,之前链接了这些库函数的可执行文件,使用的依然是老旧的库函数。如果要使用新的库函数,还得重新链接。这显然也是不可以接受的。

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动态链接就应运而生了。与汇编、链接不同,动态链接是在执行阶段的。我们的库函数,都被放到了一个以.dylib结尾的动态链接库中。我们在使用ld链接的时候,也可以链接动态链接库,如-lSystem选项实质上就是链接了动态链接库libSystem.dylib. 链接器如果遇到动态链接库,那么只会给符号重定位,而不会将代码整合到可执行文件中。同时,可执行文件中会包含其链接的动态链接库。我们也可以利用otool查看某个可执行文件链接的动态链接库,比如说,对于上述的可执行文件test, 我们在终端下键入:

otool -L test

然后就会出现其链接的动态链接库(实际上libSystem.dyliblibSystem.B.dylib的一个软链接,说不定以后库文件大规模升级以后,就会软链接到libSystem.C.dylib):

test:
	/usr/lib/libSystem.B.dylib (compatibility version 1.0.0, current version 1281.0.0)

然后,到程序执行的时候,就是动态链接器dyld发挥的时候了。顺便一提,Apple的dyld是开源的,可以去opensource-apple/dyld上查看。

当程序执行的时候,首先,内核将代码装载入其逻辑地址空间,然后,又装载了动态链接器。接着,内核就把控制权转交给dyld. 动态链接器做的,是找到这个可执行文件链接的动态链接器,然后把它们装载入逻辑地址空间。用一个图表示如下:

address_space

注意到,我们提到的是将动态链接库装载入逻辑地址空间。事实上,在物理内存中,动态链接库只有一份。而内存映射单元MMU将同一个动态链接库的不同逻辑地址映射入同一个物理地址中,这样就解决了在内存中多个拷贝的问题。

同时,由于是在执行时才装载,因此,就解决了升级不便的问题。

可以在哪看到这系列文章

我在我的GitHub上,知乎专栏上和CSDN上同步更新。

上一篇文章:macOS上的汇编入门(十二)——调试